起初,还能通过符箓与云笈之间微弱的联系,感知到前方大约十里范围内,似乎是一片相对“空旷”的虚无,并未发现明显的障碍物或能量异常。
然而,好景不长。
就在符箓飞出约十五里左右时,它与云笈之间的联系,猛地一阵剧烈波动,仿佛受到了什么强烈的干扰!云笈脸色微变,试图加强联系,稳定符箓。
但下一刻——
联系,断了。
并非逐渐减弱,而是如同被一把无形的利刃骤然斩断!干脆利落,没有留下任何回响或残存的信息!
那道“探路符”,仿佛一滴水融入了大海,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连一丝涟漪都未曾泛起。它被这片黑暗彻底吞噬了。
云笈的脸色白了一分,缓缓收回手指,摇了摇头:“符箓失去联系,就在前方约十五里处。并非撞上实体,更像是……被某种力量瞬间同化或湮灭了。”
这个消息让墨痕的心沉到了谷底。连云笈师姐的符箓都无法探出多远,他们还能依靠什么?
苏岩眉头紧锁,他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到周天星辰盘上。罗盘在此地虽然受到压制,但其本质毕竟是窥天氏遗留的至宝,对能量的感知远超寻常法器。他放弃了对遥远求救信号的捕捉,转而将罗盘的感知范围收缩,集中感应飞船附近,尤其是前方区域的能量流动细微变化。
“既然无法‘看’远,那就感受‘流’动。”苏岩沉声道,“这片迷雾并非完全静止,其能量也在缓慢流动。我们之前遭遇的星尘风暴,其能量流与这片迷雾的‘死寂’截然不同。或许……我们可以通过感知能量流动的‘阻力’或‘顺畅度’,来间接判断前方是否存在异常?比如,能量流动突然变得滞涩的区域,可能存在实体障碍或能量结界;流动异常顺畅甚至形成微弱导向的区域,则可能是相对安全的通道,或者……是某种存在的‘吞吐’路径?”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且需要超凡感知力的假设!如同在完全黑暗的激流中,通过水流拂过身体的细微变化,来判断前方是礁石还是漩涡。
墨痕和云笈闻言,眼中都闪过一丝亮光。这或许是当下唯一可行的办法了!
“有道理!”墨痕立刻配合,调整飞船外部几个尚能工作的、用于检测能量场梯度的传感器,将灵敏度调到最高,全力捕捉飞船前方及侧翼的能量流动数据。
云笈也再次展开神识,不再追求探测范围,而是将感知精度提升到极致,细细体会着暗影能量如同冰冷潮水般拂过飞船“暗影斗篷”时,那细微到几乎无法察觉的流向与力度变化。
苏岩则作为核心,将罗盘的感知、墨痕的仪器数据、云笈的神识反馈,三者汇聚于一心,如同一个精密的人形处理器,试图从这片混沌的黑暗中,梳理出一条可供通行的、无形的“路径”。
“正前方,能量流动似有凝滞,偏向左三度……”
“右翼能量流速度略微加快,可能存在吸力源,避开……”
“下方……感知模糊,但能量似乎更为淤积,不宜下降……”
在苏岩断断续续、充满不确定性的指引下,“星梭一号”如同一个在雷区中蹒跚学步的婴儿,以一种近乎爬行的速度,左偏一点,右挪几分,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航向,在绝对的黑暗与感知的泥沼中,艰难地向着那模糊的目标方向,一点一点地掘进。
速度缓慢得令人心焦,方向也难以保证百分百正确。每一次微小的航向调整,都伴随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能量消耗。他们仿佛真的成了“盲人摸象”中的盲人,只能通过触摸到的极其有限的局部,去拼凑、猜测那庞大而危险的整体的轮廓。
前路漫漫,黑暗无边。他们能在这有限的能量和时间耗尽之前,找到那被困的星灵吗?还是最终会迷失在这片永恒的暗影迷宫之中,成为其中新的囚徒,乃至……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