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星尘风暴的惊险与颠簸,如同烙印般深深刻在每个人的感官记忆里。当“星梭一号”终于从那片色彩狂暴的炼狱中挣脱,重新回归相对平缓的“迷光小径”时,船舱内弥漫着一种劫后余生的虚脱与寂静。只有飞船外部护盾与零星能量尘埃摩擦发出的细微滋滋声,以及众人尚未完全平复的急促呼吸声,在狭小的空间内回响。
墨痕瘫在驾驶座上,脸色苍白,汗水几乎将他额前的头发浸透,粘在皮肤上。他连抬起一根手指的力气似乎都没有了,只是瞪着眼睛,无神地望着监控光幕上那一排排触目惊心的红色和黄色警告标识。
“护盾能量剩余百分之十九点七,持续缓慢衰减……三号、七号、十一号外部传感阵列完全损毁,信号丢失……主推进器联动轴承过热报警,效率下降百分之十五……跃迁引擎核心温度一百二十七度,强制冷却中,预计七十一个时辰后可用……”他有气无力地报出一连串糟糕的状况,每报出一项,脸色就更苦一分,“咱们这‘星梭一号’,现在是名副其实的‘重伤号’了。”
苏岩的情况稍好,但脸色也透着消耗过度的疲惫。持续高强度的星辰之力输出,对他筑基后期的修为而言,负担极重。他缓缓运转星辰诀,汲取着怀中周天星辰盘反馈回的精纯星力,滋养着近乎干涸的经脉与紫府。
白芷与云笈虽然未直接参与能量操控,但在刚才那极致的颠簸与混乱中,全力维持自身与同伴心神稳定,神识消耗同样巨大。两人皆是闭目凝神,指尖捏着法诀,默默调息。
阿土是最先缓过劲来的,或许是得益于她强悍的肉身和神经。她松开因为过度用力而有些发白的指关节,晃了晃依旧有些晕眩的小脑袋,看着舷窗外恢复“平静”的银白光带,长长地、夸张地舒了一口气:“总……总算出来了!刚才我还以为我们要变成星星碎片了呢!” 她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随即胃里一阵翻江倒海,赶紧从储物袋里摸出一颗清心丹塞进嘴里,才勉强压下了那股恶心感。
司文星则已经重新启动了他的玉板,正在飞快地记录着刚才穿越风暴时收集到的、尽管残缺却极其宝贵的能量波动数据、空间扭曲参数以及飞船各系统的极限承压数据。“星尘风暴穿越数据包已封存。飞船损伤报告生成。建议:立即寻找安全区域进行停泊休整,并进行必要的检修,否则后续航行风险将呈指数级上升。”
他的建议正是苏岩所想。以“星梭一号”目前的状态,根本无法应对下一次未知的危险。
苏岩强打起精神,再次将神识与周天星辰盘连接。罗盘指针虽然依旧受到干扰,但比在风暴中稳定了许多,信标的方向依然明确。他扩大感知范围,小心翼翼地探查着“迷光小径”附近相对平静的虚空。
幸运的是,或许是因为刚刚经历过一场能量宣泄,这片区域的虚空显得“干净”了许多。在距离他们目前位置约数十里外,罗盘的感知边缘,触碰到了一个微弱的、却相对稳定的“实体”反应。
“左前方,偏离小径约十五里,有一小块漂浮物,能量反应平稳,体积不大,似乎可以暂时停靠。”苏岩指引着方向。
墨痕勉力坐直身体,操控着伤痕累累的飞船,小心翼翼地偏离了光带的主流向,朝着苏岩指示的方向缓慢驶去。推进器发出比以往更加沉闷的嗡鸣,显示出内部结构的损伤。
随着距离拉近,那块“漂浮物”的轮廓逐渐清晰。
那并非想象中的巨大星辰残骸,而是一块仅比“星梭一号”大上两三倍的不规则石块。它通体呈现出一种暗沉的、仿佛凝固了的星光色泽,表面并非光滑,而是布满了嶙峋的孔洞与褶皱,静静地悬浮在虚无中,仿佛亘古以来就存在于那里。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这块暗色星界礁石的表面,尤其是在那些背向能量流冲击的褶皱和凹陷处,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散发着柔和而纯净蓝色光晕的……苔藓?
那“苔藓”如同最上等的天鹅绒毯,蓝光流转,星星点点,仿佛将一片微缩的星空披在了礁石之上。即使在飞船内部,众人也能感受到一股温和、精纯且充满生机的星辰能量气息,从那蓝色的苔藓上散发出来,与星界整体冰冷死寂的基调格格不入。
“检测到未知生命形态!”司文星的玉板立刻对准了那块礁石和蓝色苔藓,“目标物体:星界礁石,成分分析……蕴含高密度固化星辰微粒与未知金属元素。附着生命体:能量特征稳定,结构类似地衣或苔藓,生命反应微弱但持续,能量等级评估:低。蕴含稳定、纯净的星辰能量,成分复杂,数据库无匹配记录。”
“星界……竟然也有生命存在?”白芷睁开美眸,有些惊讶地望向那片蓝色的光辉。在她感知中,这苔藓并无恶意,反而散发着一种宁静与祥和。
“宇宙之苔……”云笈轻声命名,这个名字贴切地描述了它的形态与环境。
墨痕操控着飞船,小心翼翼地靠近礁石,最终选择了一处相对平坦、苔藓覆盖较少的区域,利用飞船底部临时加装的、简单的磁力吸附装置(针对可能存在的金属成分),将“星梭一号”勉强固定在了礁石表面。虽然依旧处于失重状态,但有了这个临时的“锚点”,飞船总算不再随波逐流,给人一种脚踏实地的错觉(心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