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痕看着自己玉牌里还没捂热乎的功勋点(已兑换成通用灵晶),又看了看那块仿佛在向他招手的“忆流金”,内心陷入了天人交战。买?预算直接见底,后续其他材料的采购就得搁置。不买?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
他咬着牙,在店里来回踱步,嘴里念念有词,计算着各种性价比方案,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差点把进来逛的其他客人都给撞了。最终,对机关术的狂热追求压倒了对预算的理智,他几乎是以一种壮士断腕的姿态,划转了大部分灵晶,将那块“忆流金”紧紧抱在了怀里,仿佛抱着绝世珍宝,连后续要去采购的其他清单都暂时抛到了脑后。
白芷与云笈的“茶楼野史”
与阿土和墨痕的热闹不同,白芷和云笈选择了一处相对清雅的茶楼。这茶楼位于一条栽种着静心竹的僻静小巷,客人不多,多是些文人雅士或是喜好清静的修士。
二人临窗而坐,点了一壶清心莲雾茶,几样精致的茶点。窗外竹影婆娑,微风拂过,带来沙沙的轻响,与室内若有若无的古琴声相得益彰。
这时,茶楼中央的小小看台上,一位身着青衫、手执折扇的说书先生醒木一拍,开始了今日的讲述。他讲的并非才子佳人或者江湖恩怨,而是一段听起来颇为久远的野史传说。
“……话说上古时期,星官巡天,冥君掌死,本是井水不犯河水。然则,天有一星,其名‘轮回’,光暗交错,生死同辉,恰好悬于星域与冥土交界之模糊地带……”说书先生嗓音抑扬顿挫,将一段关于上古“星官”与“冥君”因为一颗特殊星辰的归属而起争执的故事娓娓道来。故事里,双方各执一词,星官言其星光普照,当归星域;冥君称其牵引亡魂,当属冥土。争执不下,甚至险些引发冲突,最后还是一位更古老的存在出面调停,才不了了之,而那颗“轮回星”也渐渐隐匿于星空,再难寻觅。
这故事明显是民间杜撰,经不起推敲,但其中将星辰与冥土联系起来的想象,却让白芷和云笈听得颇为入神。
云笈轻抿一口茶,低声道:“虽是野史,然‘轮回’之概念,牵连生死,与那‘还魂秘术’隐隐有暗合之处。民间智慧,有时亦能提供些许旁证。”
白芷微微颔首,目光悠远:“众生念力,汇聚成河。此等传说流传,或许亦反映了某种深植于人心的、对生死轮回的困惑与探究。”
她们并未将这故事当真,但却从中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于官方记载的、更加鲜活而芜杂的认知维度,对于理解冥土与生灵界那复杂而模糊的关系,不无启发。
苏岩的“街头漫步”与司文星的“数据海洋”
苏岩更多时候是在街头漫步,看似随意,实则观察着这座城市运转的细节,感受着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修士的生活状态。他看到星辰殿的学徒行色匆匆,看到妖族商贩在讨价还价,看到海族修士在特定的水池区域交流……这些平凡的景象,让他从“深渊之喉”那宏大而压抑的经历中逐渐抽离,心境变得更加沉淀和开阔。他意识到,他所要守护的,正是这芸芸众生构成的、充满烟火气的真实世界。
而司文星,则几乎足不出户,完全沉浸在巡天司档案库和自身玉板构建的“数据海洋”之中。他筛选着海量的信息,试图从无数看似无关的记录中,找到关于冥土来客、“黄泉渡口”的蛛丝马迹,并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对他而言,这也是一种别样的“市井”——属于信息和逻辑的市井。
尾声:碎片的拼图
夜晚,团队成员再次聚在苏岩的房间,分享着各自白天的见闻。
阿土兴奋地说着“织梦海妖”的故事,墨痕炫耀着他淘到的“忆流金”,白芷和云笈则聊起了那关于“轮回星”的野史。苏岩静静地听着,嘴角带着温和的笑意。司文星则在一旁,将大家提到的零散信息也录入玉板,作为辅助参考数据。
这些信息看似琐碎,甚至有些荒诞,与冥土、寂灭星官的主线似乎相距甚远。但它们却像一块块色彩斑斓的碎片,潜移默化地丰富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让他们理解的“世界”不再是冰冷的规则、强大的敌人和沉重的责任,更是由无数鲜活生命和他们的故事、欲望、幻想构成的复杂整体。
这段在万星城的短暂宁静时光,不仅是实力的提升期,也是一次心灵的沉淀与视野的拓展。他们在这座星辰之城的市井之间,汲取着来自生活本身的养分,为迎接未来更加严峻的挑战,积蓄着更为深厚和坚韧的力量。
窗外,万星城的灯火如星辰般璀璨,照亮着每一个平凡或不平凡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