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梦幻几率玩家 > 第156章 观星台上的暗涌

第156章 观星台上的暗涌(1 / 2)

与墨痕、阿土深入龙宫“血管”的探索不同,苏岩与云笈的任务,则是在龙宫最核心、最敏感的区域边缘游走,如同在刀尖上跳舞,需要的是极致的谨慎、敏锐的感知和不动声色的智慧。

敖轻轻提供的龙宫地图上,标注了一处名为“观星台”的建筑。此台位于龙宫地势最高处,由一根巨大的、仿佛天然形成的白玉珊瑚柱托举,穿透了上方的海水穹顶,使其顶端能直接接触到外界的天光(尽管在深海之下,这种接触更多是象征性的,依靠特殊阵法引动星辰之力)。观星台地理位置特殊,它一侧靠近龙王的寝宫区域,另一侧则遥望着天庭使者下榻的“迎仙阁”,是龙宫之内少数几个能同时兼顾这两处要害区域的公开场所。

苏岩以“曾与龙宫星辰司旧识有约,探讨星象”为由,通过敖轻轻的关系,艰难地获得了一次登台观摩的许可。这个理由并非完全空穴来风,他怀中的周天星辰盘便是最好的身份证明,足以唬住不少对星辰之道了解不深的龙宫属官。

在两名气息内敛、眼神锐利的龙宫禁卫“陪同”下,苏岩与云笈沿着环绕白玉珊瑚柱的螺旋阶梯缓缓而上。阶梯两旁雕刻着古老的星图,描绘着四海龙族对周天星斗的崇拜与理解。越是向上,周围的水灵之气便越发稀薄,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冷、浩瀚的气息,那是被阵法汇聚而来的、微弱的星辰之力。

登上观星台顶端,视野豁然开朗。平台以某种吸光的黑曜石铺就,镌刻着复杂无比的星辰轨迹图案,中心则是一尊古朴的青铜浑天仪,虽不及周天星辰盘神异,却也散发着沧桑的道韵。站在此处,可以俯瞰大半个龙宫核心区域:左侧远方,那片被重重禁制光华笼罩、散发着令人不安的冰冷波动的宫殿群,便是龙王所在的“潜渊殿”;右侧,一片笼罩在氤氲仙气之中、亭台楼阁精巧雅致的区域,则是“迎仙阁”,那仙气看似祥和,却带着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离与高傲。

苏岩看似在仔细观摩那尊浑天仪,手指拂过其上锈蚀的刻度,实则心神已与怀中的周天星辰盘紧密相连。罗盘在他体内微微震动,将感知放大到极致。他闭目凝神,仿佛在感受星辰的韵律,实则星辉之力已如同无形的触须,极其小心地向两侧延伸。

指向潜渊殿方向的感知,如同撞入了一片粘稠的、黑暗的泥沼。那股熟悉的、带着“终末”意味的扭曲冰冷之力,比在龙宫其他地方感受到的要浓郁十倍、百倍!它并非静止,而是在缓慢地、如同心脏般搏动着,每一次搏动,都引动着周围庞大的水灵之力向其汇聚,仿佛一个正在不断吞噬光明的黑洞。罗盘甚至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属于敖广本身的、痛苦而挣扎的龙魂波动,但这波动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被那无尽的黑暗彻底吞没。苏岩心中凛然,龙王的情况,恐怕比敖轻轻描述的还要糟糕,他不仅是被控制,其本身的力量和生命本源,都可能正在被那异力侵蚀、同化!

而当他将感知转向迎仙阁方向时,感受到的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秩序”。那是一种冰冷的、绝对的、不容置疑的规则之力,如同精密运转的机械,不带丝毫情感。在这片秩序之力中,他清晰地捕捉到了几股强大的气息,其中一股尤为突出,如同群星中的北极星,散发着引领与镇压之意。这股气息的核心,蕴含着一种与周天星辰盘同源,却又给人以“异样”感的星辰之力——纯净,浩瀚,但……缺乏生机,仿佛是被某种更高意志完全掌控、剥离了自然灵性的工具。

就在这时,一个温和却带着无形威压的声音,突兀地在观星台上响起:

“哦?竟有同道中人在此观星?龙宫之内,倒是难得。”

苏岩心中猛地一紧,瞬间收敛所有外放感知,如同受惊的含羞草,将星辉之力完全内敛。他睁开眼,只见不知何时,一名身着月白道袍,头戴星冠,手持玉柄拂尘的中年道人,已悄然立于观星台入口处。他面容俊雅,嘴角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眼神清澈,仿佛能倒映出周天星斗,但若细看,便能发现那清澈之下,是深不见底的冰冷与淡漠。

正是那位天庭使者——玉衡星使!

那两名陪同的龙宫禁卫见到此人,立刻躬身行礼,神态恭敬中带着畏惧,默默退至阶梯口,显然对此人极为忌惮。

云笈悄无声息地向前半步,与苏岩形成犄角之势,袖中手指间,已有数张散发着隐晦灵光的符箓悄然待发。

苏岩压下心中的波澜,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与一丝见到“前辈”的恭敬,拱手行礼道:“晚辈苏岩,见过星使。晚辈只是对星辰之道略有涉猎,偶得机缘至此,不敢妄称同道。”

玉衡星使目光落在苏岩身上,那目光仿佛具有穿透力,让苏岩感觉像是被剥开了层层伪装,直视本源。他微微一笑,步履从容地走到平台中央,目光扫过那尊浑天仪,语气平和:“苏小友过谦了。你身上星辰之力虽隐而不发,却精纯凝练,根基扎实,绝非寻常‘涉猎’可比。不知小友师承何方仙圣?或许与本座还有些渊源。”

试探开始了!

苏岩心念电转,知道绝不能透露任何与“窥天氏”或周天星辰盘真实来历相关的信息。他保持恭敬姿态,语气诚恳却带着一丝遗憾:“回星使,晚辈所学乃是家传,祖上曾偶得些许星辰法门的残篇,世代研习,并无固定师承。让星使见笑了。”

“家传?”玉衡星使眉梢微不可查地挑动了一下,显然对这个答案并不完全相信,但也没有立刻追问,而是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评论起观星台的结构与阵法,“此台建于万载白玉珊瑚之上,借海底灵脉之势,引九天星辉而下,构思倒也巧妙。可惜,布阵之人对星辰运转之‘真谛’理解尚有偏差,汇聚之力驳杂不纯,徒具其形,未得其神。”

他言语之间,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评判意味,仿佛龙宫这耗费心血建立的观星台,在他眼中不过是孩童的玩具。这番话,既是在展示自身在星辰之道上的高深见解,也是一种隐晦的施压和招揽。

苏岩默默听着,心中却对玉衡星使的力量属性有了更深的怀疑。周天星辰盘传来的隐晦共鸣与排斥感越发清晰。他深吸一口气,决定兵行险着,进行一次有限度的反击和试探。

他抬起头,目光迎向玉衡星使,语气依旧保持恭敬,但话语内容却如出鞘的利刃:“星使所言极是,星辰之道,博大精深,确非易与。晚辈愚钝,于家传残篇中只窥得皮毛,深知周天星斗,各有其位,各司其职,运转不息,方为天道自然。然……”

他略微停顿,仿佛在组织语言,目光清澈地看向玉衡星使:“然晚辈观星使周身星辉璀璨,法则环绕,令人心折。只是……这星辉虽纯净浩瀚,与晚辈所感应的周天星斗之韵,似乎……有着一丝微妙的偏离?仿佛并非完全根植于此方天地星空,倒像是……源自某种更高、更绝对的‘秩序’?”

此言一出,玉衡星使脸上那完美的、如同面具般的温和笑容,瞬间僵硬了极其短暂的一刹那。他那双倒映星辰的眸子里,首次清晰地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讶异,甚至是一丝极其细微的……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