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明白,学术界,不是光会读书就行的!青年学者论坛,不是他逞能的地方!”
他虽然没有明说,但在座的人都心知肚明,这是要对即将在论坛上作报告的袁凡下手了。一场针对袁凡的学术发难,正在紧锣密鼓地策划中。
……
就在刘一手团队密谋对策的同时,改革的春风,也确实吹绿了一些角落。
物理学院那间属于陈庚院士的、堆满书籍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
陈庚、周铸,以及几位平时备受刘一手团队挤压的年轻副教授和优秀博士后聚在一起,情绪激动中带着振奋。
“陈院士,袁书记的讲话,真是说到我们心坎里去了!”一位戴着眼镜、面容还有些青涩的博士后激动地说!
“我们那个交叉学科项目,之前申请一点普通的表征设备都困难重重,要是真能实现共享,那就太好了!”
周铸也难得地露出了笑容:“是啊,关键是建立了新的规则,以后就不用总看人脸色,拼关系了!”
陈庚院士脸上带着欣慰的神色,但眼神中依旧保持着清醒:“市委的决心是好的,方向也是对的。
但是,大家也要有心理准备,改革不会一帆风顺。
旧的利益格局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必然会想尽办法阻挠、拖延,甚至歪曲改革。”
他拿起那份刚刚下发的改革试点方案,指着上面关于“学术资源评审委员会”的条款:“这是我们能否抓住这次机遇的关键。我们必须推荐真正有公心、有水平、敢于坚持原则的学者进入这个委员会,确保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
“对!绝不能让刘一手他们的人把持委员会!”
“我们联名推荐陈院士您!”
“还有数学学院的韩德厚教授,他为人正派,学术眼光也高!”
众人纷纷建言。
陈庚摆了摆手:“我个人进不进去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形成一个合力,推动改革真正落地。尤其是……”
他看向窗外夜色中“量子信息中心”大楼依稀的轮廓,“要防范有人利用制定细则的机会,塞进私货,把经念歪了。”
他转向周铸:“小周,你和少年班的同学们,对资源分配的问题有切身体会,也做过深入的数据分析。
你们要密切关注学校层面关于细则制定的动向,如果发现有不合理、不公正的条款,要敢于通过正当渠道反映问题。”
“明白,陈院士!”周铸用力点头,感觉肩上的责任重大。
一股新的力量,在改革的号召下,正在悄然凝聚,准备与旧势力进行一场不可避免的碰撞。
……
而在更高的层面,博弈也同样在进行。
市委书记袁泽的办公室,深夜依旧亮着灯。
他听取着秘书关于各高校,尤其是明珠大学对改革动员初步反应的汇报。
“……总体来看,表面文章都做得很足,表态都很坚决。
但据我们了解,一些单位和个人,已经开始在细则制定、人员安排等方面进行‘活动’了。
尤其是明珠大学刘一手教授团队,动作频频。”秘书谨慎地汇报着。
袁泽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仿佛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他轻轻呷了一口浓茶,提了提神。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是好事,说明改革触动到了要害。”他放下茶杯,语气平和却带着洞悉一切的敏锐!
“让他们活动。正好可以看看,哪些是真心支持改革,哪些是阳奉阴违,哪些是想浑水摸鱼。”
他看向秘书,吩咐道:“通知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密切关注各试点单位细则制定的进程。
原则性的问题,必须把住关。同时,要保护好那些真正敢于站出来支持改革、提出不同意见的干部和师生。
要让大家看到,市委说的‘严肃追责’和‘大力褒奖’,都不是空话。”
“是,书记。”秘书记录完毕,迟疑了一下,还是补充道,“另外,关于明珠大学即将召开的青年学者论坛,刘一手教授那边,可能会有些……针对袁凡同学的动作。”
袁泽的目光微微闪动了一下,随即恢复了古井无波。
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说道:“学术上的事情,就按学术的规矩来。相信他自己能处理好。”
他没有再多说什么,但那份沉静的信任背后,是对孙子能力的了解,也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磨砺。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风暴中才能锤炼出真正的雄鹰。
抢班夺权的暗战,在动员大会落幕的瞬间,就已经在明珠大学的各个层面,以或明或暗的方式,激烈地展开了。
新旧力量的碰撞,规则与潜规则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所有人都被卷入了这场由市委书记亲自推动的、深刻影响未来格局的变革洪流之中,无人能够超然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