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番话,半是卖弄自己消息灵通,半是发泄对资源被抢的不满,同时也隐晦地再次点明了自己“本地通”的优势和某种潜规则的“现实”。
袁凡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赵文武提到的“京都大人物”、“私募基金”,让他敏锐地捕捉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这似乎不仅仅是简单的学术资源争夺,可能涉及到了更复杂的资本与权力的交织。
但他并没有表露出来,只是淡淡地说:“学术资源,应该以学术需求和成果为导向。”
“书呆子!”赵文武见他这副油盐不进的样子,忍不住嗤笑一声,带着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你呀,就是太天真!这年头,光会读书有屁用!得有关系,有背景,会来事儿!”
他拍了拍袁凡的肩膀,力道有些重,“哥们儿我看你人不错,提醒你一句,在明珠这地界,水深的很,有些事儿,不是光靠道理就能讲通的。”
说完,他摇摇晃晃地走向自己的房间,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流行歌曲,留下袁凡独自坐在灯下,若有所思。
台灯的光晕似乎变得更加凝聚,映照着袁凡沉静的侧脸。
赵文武的话,像一块投入平静心湖的石子,虽然未能掀起波澜,却也扩散开一圈圈思考的涟漪。
他并不完全认同赵文武那套“关系至上”的论调,但他知道,现实世界远比书本上的公式和定理复杂。
爷爷袁泽也曾教导他,要“识势”、“借势”,而非仅仅“恃理”。
这个“势”,就包括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资源网络。
他拿起手机,看了看时间,已经接近晚上十一点。
这个时间,父亲袁天可能还在办公室,或者刚刚结束会议。
母亲姜如烟应该还没睡。而爷爷袁泽……作息一向规律严谨,此时恐怕已经休息了。
他点开微信,家族群里静悄悄的。母亲姜如烟在晚上八点多的时候发了几条语音,问他吃饭了没,宿舍冷不冷,和同学相处怎么样,絮絮叨叨,充满了母亲的牵挂。
他当时正在看书,只简短地回了一句“都好,勿念”。
此刻,夜深人静,一种淡淡的、名为“思念”的情绪,如同窗外弥漫的夜雾,悄无声息地渗透进来。
他点开与母亲的私聊窗口,输入:“妈,睡了吗?”
几乎是秒回:“没呢没呢!小凡,怎么还没休息?是不是学习太累了?还是宿舍住不习惯?”后面跟着一连串担忧的表情。
看着母亲迅速回复的文字,袁凡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心中那片因赵文武的话而产生的些许迷雾,似乎被这遥远的温暖驱散了一些。
他打字回复:“不累,刚看完书。宿舍很好,同学……也还行。”他省略了赵文武醉酒归来的细节。
“那就好,那就好。一定要按时吃饭,晚上别学太晚,注意身体……”姜如烟的叮嘱如同温暖的潮水,透过屏幕蔓延过来。
和母亲聊了几句,安抚了她过于旺盛的忧心,袁凡放下手机,目光再次落在那些艰深的物理公式上,却一时有些难以集中精神。
家的影像,如同老旧电影的片段,一帧帧在脑海中闪过:父亲书房里永远缭绕的茶香和堆积如山的文件;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和絮叨的关爱;爷爷沉静如海的目光和偶尔流露的、带着智慧锋芒的点拨;还有奶奶王小莎,那份看似淡然实则掌控一切的强大气场……
这些,是他力量的源泉,也是他必须独自远航时,心底最柔软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