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抉择与默契!(2 / 2)

“指示不敢当。有个情况想跟你通个气。”袁天语气平和,“最近

比如清河市,搞了个‘绿色智慧矿业产业园’的项目,听说还准备向省工商联和你这边汇报争取支持?”

电话那头安静了一瞬,随即安欣的声音传来,依旧平稳,但多了几分郑重:“哦,清河那个项目啊,他们的报告我这边也刚看到。

想法是好的,方向也符合省委精神。不过,具体项目还需要严格论证。

尤其是投资主体的背景、项目的真实可行性、以及潜在的风险,都需要仔细甄别。不能盲目追求‘标杆’,忽视了本质问题。”

安欣的回答滴水不漏,既表达了对地方积极性的认可,更强调了严格审核、防范风险的原则。

尤其最后一句“不能盲目追求‘标杆’,忽视了本质问题”,几乎是明确表态,他不会因为追求政绩而被人当枪使,更不会对可能存在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袁天心中一定。安欣的政治敏锐性和原则性,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他笑了笑,说:“安欣书记考虑得很周全。是啊,越是这种时候,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刮骨疗毒’不容易,防止‘病菌’转移、变异,同样重要。

我们省政府这边,特别是‘数字汉东’建设,也需要工商联和广大民营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但前提是健康、规范、可持续。”

“明白。”安欣简练地回答,“放心吧,袁天省长,我心里有数。该支持的大力支持,该把关的严格把关。”

两人心照不宣地结束了通话。

这次沟通,消除了潜在的误会,达成了高层的默契。

袁天知道,清河方面试图利用安欣打开突破口的算盘,至少暂时落空了。安欣这把“刀”,不会轻易被人利用。

但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万山矿业”和“宏图投资”不会因为安欣的谨慎就放弃。他们很可能还会寻找其他途径。

袁天思考片刻,再次拿起电话,这次是打给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卫无忌。

“卫厅长,关于全省矿产资源,特别是重点矿区开发利用情况的摸底排查和规划修编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袁天直接问道。

“我注意到,像清河这样的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的需求很迫切,但也必须建立在科学规划、生态优先、依法合规的基础上。

你们厅要牵头,会同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部门,尽快拿出一个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监管、推动绿色矿山建设的硬措施出来!

对于那些历史遗留问题多、开发秩序混乱、存在安全隐患和环保欠账的矿区和企业,要重点盯防,该整顿的整顿,该关停的关停,绝不能手软!”

他没有直接点清河和“万山矿业”的名字,但句句都敲打在关键点上。这是他从另一个角度发力,用加强行业监管和环保安全标准的“硬约束”,来压缩“万山矿业”这类企业腾挪闪转的空间,逼他们露出马脚,或者至少让他们所谓的“转型升级”必须付出更大的合规成本。

卫无忌在电话那头连声答应,语气恭敬,但袁天能想象出他此刻必定是满头大汗。

加强监管,意味着要触动很多地方和企业的既得利益,阻力不会小。

但这是阳谋,是落实中央精神、维护全省发展大局的必要举措,谁也挑不出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