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履新雷鸣(2 / 2)

这空降而来的新书记,无异于在他势力范围的心脏地带,插入了一根致命的楔子。

常务副省长袁天坐在吕梁的下手位,相较于其他人的心思浮动,他显得异常平静。目光低垂,似乎在全神贯注地阅读着面前的一份文件,只有偶尔抬起眼睑扫视会场时,那深邃的眸子里才会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光。

他比在场大多数人都更早、更清晰地感受到了高层风向的变化,也更深知这位即将到来的新书记所肩负的使命——绝不仅仅是常规的人事轮换。

父亲袁泽从明珠市打来的那通寥寥数语的保密电话,犹在耳边:“王海山此人,铁面无私,背景硬朗,是带着尚方宝剑下去的。

汉东积弊已深,非猛药不能去疴。你当顺势而为,谨言慎行,静观其变。”

“顺势而为”四个字,意味深长。

会议室里的其他常委,表情更是各异。

副书记安欣眉头微蹙,似乎在思考着新书记到来后可能带来的格局变化!

政法委书记赵衡,作为吕梁的铁杆盟友,脸色则有些难看,眼神不时与吕梁有瞬间的交汇,又迅速分开!

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等人,或低头记录,或目光游移,心中各自的算盘拨得噼啪作响。

“总之,”陈立春做最后总结,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我们要坚决拥护中央的决定,全力支持王海山同志的工作。

确保省委班子平稳过渡,确保汉东大局稳定,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这些套话,在此刻听来,格外空洞无力。

会议就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中草草结束。

众人鱼贯而出,彼此之间很少交流,连眼神接触都尽量避免。

吕梁第一个起身,面无表情地大步离开,赵衡紧随其后。

袁天则不疾不徐地收拾着桌上的东西,落在最后。

当他走出办公楼时,一阵萧瑟的秋风卷着几片枯黄的梧桐叶扑面而来,带着深秋的寒意。

他下意识地紧了紧风衣的领口,抬头望了望灰蒙蒙的天空。

这汉东的天,确实要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