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风雨来袭!(2 / 2)

虽然很快被网信部门监测到,并进行了部分删除和限流,但其内容仍在一些小范围的微信群、朋友圈和私密论坛中悄然传播、发酵。

周三上午,袁天刚走进办公室,市委宣传部部长朱志鑫就一脸凝重地找了过来。朱志鑫是陈立春书记线上的人,作风相对正派。

“袁市长,您看看这个。”朱志鑫将一份打印出来的网络舆情摘要放在袁天桌上,上面罗列了那些攻击性帖子的核心内容和传播情况,“从昨晚开始,突然集中出现,来势汹汹。我们已经协调网信部门在处理,但源头比较隐蔽,像是……有组织的行为。”

袁天拿起那份摘要,快速地浏览着,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有眼神一点点地冷了下去,如同结了一层寒冰。

他早就料到对方不会只满足于体制内的审计施压,舆论抹黑是必然的配套手段。只是没想到,动作这么快,这么同步,这么……下作。

“内容很‘专业’嘛。”袁天放下摘要,语气带着一丝嘲讽,“抓住了科技项目的风险、官员的廉洁、以及环保与发展的矛盾这几个热点,看来是下了功夫的。”

朱志鑫忧心忡忡:“袁市长,这些言论虽然低级,但传播开来,对您的个人声誉,对京州政府的公信力,尤其是对‘数字科创走廊’的招商引资环境,都会造成很坏的影响。我们必须尽快采取有力措施应对。”

袁天沉默了片刻,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大脑在飞速运转。应对网络谣言,无非是辟谣、澄清、追究法律责任。

但在当前这种敏感时期,过于高调地回应,反而可能落入对方的圈套,将事情越闹越大,正中对方下怀。

“朱部长,辛苦了。”袁天抬起头,目光恢复了平时的沉稳,“我的意见是,

第一,网信部门继续依法依规进行处理,该删的删,该管的管,但不必过度反应,避免形成舆论热点。

第二,宣传部可以组织一些正面宣传,重点报道我们京州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科技创新、保障改善民生方面的具体举措和成效,用事实说话,冲淡这些杂音。但要注意方式,不要直接去和那些谣言帖子辩论,那等于帮它们提升热度。”

他顿了顿,眼神锐利:“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们自己的工作不能乱,不能停!‘腾龙’工业园的施工要抓紧,‘杨柳’片区的改造方案要加快,‘数字科创走廊’的推进步伐更不能放缓!只有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进展,才能最终粉碎这些不实之词!”

朱志鑫仔细听着,眼中露出敬佩的神色。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袁天还能保持如此清晰的思路和定力,抓住问题的核心,确实非同一般。

“我明白了,袁市长。就按您的指示办。”朱志鑫郑重地点点头,转身离去。

送走朱志鑫,袁天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窗外的天空愈发阴沉,浓重的乌云低低地压着,仿佛随时会坍塌下来。秋雨前的闷雷,在云层深处隐隐滚动。

审计进驻,舆论攻击,双管齐下,配合默契。这不再是简单的试探,而是步步紧逼的围攻。

对方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他焦头烂额,让他疲于应付,让他推动的改革和发展步伐慢下来,甚至停下来。

袁天站起身,再次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压抑的天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雨前特有的土腥味和凉意。

风雨欲来。

但他袁天,从来就不是畏缩避雨之人。

他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秘书:“通知下去,原定于明天上午召开的‘杨柳’片区改造方案研讨会,照常举行。

请相关街道、社区的代表也参加,我们要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

“另外,”他补充道,语气斩钉截铁,“告诉‘腾龙’工业园区管委会,我后天下午要去园区,现场查看施工进度,让他们做好准备。”

他要用最直接、最有力的行动,告诉所有暗中窥伺的人,告诉那些兴风作浪者——

他袁天,以及他所守护的京州,绝不会因为几缕阴风、几声闷雷,就停下前进的脚步。

这场风雨,他接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