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下意识地瞟向跟在袁天身后的秘书,意思很明显,问题卡在了市里,卡在了财政局。
袁天没有说话,迈步走向那几台静默的打桩机。
冰冷的钢铁巨物在秋日阳光下泛着寒光,如同此刻园区停滞的象征。他伸出手,摸了摸冰冷的钢铁支架,指尖传来刺骨的凉意。
“园区规划引进的几家企业,现在是什么态度?”他头也不回地问道。
“有几家已经多次催促,询问园区配套和交付时间表。还有两家……态度已经开始动摇,私下里接触了邻省的一个开发区。”
孙伟的声音带着沮丧,“袁市长,再这样拖下去,别说吸引新企业了,已经谈好的恐怕都要飞了!”
这可是袁天费尽心力才从沿海引进的、具有核心技术和高成长性的“种子”企业,是未来东部产业集群的基石!若是流失,损失不可估量。
一股无形的怒火在袁天胸中升腾,但他脸上依旧看不出丝毫波澜。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向孙伟:“管委会这边,除了打报告,还能做什么?”
孙伟被问得一怔,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
“主动联系承建方,稳定他们的情绪,哪怕先支付一部分应急款项,确保最低限度的施工不断!”袁天语气严厉起来!
“同时,主动对接那几家动摇的企业,把市里正在全力解决问题的态度传递过去,甚至可以邀请他们的负责人,和我直接对话!
要把服务工作做在前面,做在细处!坐等、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是是是!袁市长批评得对!我们马上落实!马上落实!”孙伟连连点头,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
他第一次如此直接地感受到这位年轻市长带来的巨大压力,那不是单纯的官威,而是一种混合了智慧、决断和强烈责任感的强大气场。
袁天不再看他,对秘书吩咐道:“记录一下:
第一,通知财政局邹涛涛市长,明天上午九点,我要专门听取关于‘腾龙’工业园及相关重点项目资金解决方案的汇报,让他带着具体方案和时间表来。
第二,通知发改委、工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后天下午,联合召开项目推进协调会,我主持。
第三,将‘杨柳’片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纳入近期重点民生工程议题,尽快启动前期调研和方案设计。”
“是,市长!”秘书飞快地记录着,心中凛然。袁市长这是要双管齐下,甚至多管齐下,既要强力推动产业发展,又要切实关注民生短板,同时还要对邹涛涛等拖延派施加更大压力。
在园区又查看了几个具体点位,详细询问了技术细节和潜在困难后,袁天婉拒了管委会安排的午餐,直接返回市政府。
车子驶入市府大院,刚停稳,袁天推门下车,就看到市住建局局长秦川川正站在大楼门口,似乎是在等他。
“袁市长!”秦川川脸上堆着热情的笑容,快步迎了上来,“您视察辛苦了!关于老旧工业区改造的事情,我有些新的想法,想尽快向您汇报一下。”
袁天脚步不停,边走边说:“有想法是好事。按照程序,先跟分管副市长汇报,形成成熟方案后再报给我。”
秦川川亦步亦趋地跟着,压低声音:“袁市长,主要是……这个改造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有些情况,可能……可能需要您提前掌握一下。”
他这话说得意味深长,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袁天脚步微微一顿,侧头看了秦川川一眼,目光深邃,仿佛能看透他心底的那些小算盘。
“程序就是程序。”他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该我知道的,自然会知道。不该我知道的,你私下汇报,也不合适。”
秦川川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讪讪地停下了脚步:“是是是,袁市长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我按程序来,按程序来。”
看着袁天挺拔的背影消失在电梯口,秦川川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丝阴沉和懊恼。
他本想借机套套近乎,甚至试探一下袁天对某些潜在利益方的态度,没想到对方根本不吃这一套,直接拿程序把他挡了回来。
“年纪不大,架子倒是不小……”秦川川低声嘟囔了一句,悻悻地转身离开。
回到办公室,袁天脱下西装外套,挂在衣架上。
他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街道和远处正在建设中的城市轮廓。
阳光透过玻璃,在他身上镀上一层金边。
他的身影在宽敞的办公室里显得有些孤直,但那份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坚定与沉稳,却仿佛一根定海神针,在这暗流涌动的京州,牢牢地屹立着。
桌上,秘书已经将需要紧急处理的文件摆放整齐。最上面一份,是关于“杨柳”片区基本情况的初步汇总报告。
袁天拿起报告,走到办公桌后坐下,翻开了第一页。
他的目光专注而锐利,仿佛要将那些冰冷的文字和数据,转化为切实改善民生的行动与温度。
窗外,秋日晴空,万里无云。但京州这片官场的天空之下,风从未止息,浪,也从未停歇。
而袁天知道,他所能做的,也是必须做的,就是在这风浪之中,握紧舵轮,看清方向,坚定不移地前行。
无论是来自省里的无形掣肘,还是市内部的推诿拖延,亦或是沉积多年的民生欠账,他都要一个一个地去面对,去解决。
这,才是他袁天立足于此的意义。这,才是京州这艘大船,真正需要的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