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开局国安副司,过目不忘惊中央 > 第366章 京州的定海神针(上)

第366章 京州的定海神针(上)(2 / 2)

他这话一出,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了几分。谁都听出了袁天话里的意思——你邹涛涛解决不了,那我就亲自找省里解决。这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更是一种姿态,一种宣示。

邹涛涛的脸色变了几变,最终挤出一丝笑容:“袁市长言重了,市里的事情,哪能动不动就麻烦省里。我们……我们财政局自己克服困难,尽快落实。”

“好。”袁天不再看他,目光转向分管国土规划的副市长,“国土方面呢?工业园扩展区的土地指标,为什么迟迟批不下来?”

那位副市长面露难色,看了一眼邹涛涛,才支吾道:“袁市长,省自然资源厅那边……卡得比较紧。说是要优先保障全省性的大项目,我们市里的指标……确实紧张。”

“哪个全省性大项目?”袁天追问,眼神锐利。

“这……主要是胡省长重点关注的‘北部经济带’相关项目,省厅要求我们……适当让路。”副市长的声音越来越低。

会议室内再次陷入一种微妙的寂静。胡金茂省长的“北部经济带”与袁天力推的京州东部产业集群,在省级层面争夺资源的暗战,此刻已然延伸到了市一级的会议上。

邹涛涛低下头,嘴角不易察觉地撇了一下,似乎对眼前这一幕早有预料。

所有人都看着袁天,想看他如何应对这来自省里、借由部门之口传递过来的压力。

袁天沉默了几秒钟,手指在笔记本上轻轻敲击了两下,忽然抬眼,看向列席会议的市政府秘书长:“秘书长,把我桌上那份《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若干措施》的征求意见稿,现在就发给大家。”

秘书长连忙应声,示意工作人员将提前准备好的文件分发下去。

文件很快到了每个人手中。众人低头翻阅,神色各异。

这份文件内容极其详实,直指项目审批、要素保障、政策落地中的堵点、难点,提出了大量精简流程、压缩时限、明确责任的硬举措,其中不少条款,堪称“刀刃向内”,直接砍向了各部门固有的权力和利益。

“这份文件,大家尽快研提意见。”袁天的声音再次响起,打破了沉默,“下一周,我要看到修改完善的版本,上会研究,尽快以市政府名义印发。”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邹涛涛和那位分管国土的副市长脸上,语气陡然加重,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我要强调一点,京州的发展,不能等,也等不起!不能因为省里某些方向性的讨论,就自乱阵脚,无所作为!更不能因为个别部门的‘难处’,就置全市的发展大局于不顾!”

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每一个字都像锤子敲在心上。

“东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京州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是经过科学决策定下的事情,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拖延、阻碍!”

“资金的问题,国土的问题,还有其他所有问题,都是用来解决的,不是用来当借口的!我要的不是解释,是结果!是进度!”

袁天很少在会议上如此明确地表达强硬态度。

这一刻,他展现出的决断力和压迫感,让在场许多资历比他老得多的干部都感到心惊。

这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还需要小心翼翼摸索的年轻副市长,而是一个已然树立权威、掌控局面的决策者。

邹涛涛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低着头,不再说话。那位分管国土的副市长更是额角见汗,连连点头。

“另外,”袁天语气稍缓,但依旧带着力度,“我上次调研城北老工业区,看到的景象,触目惊心。基础设施老旧,安全隐患突出,产业形态低端,与京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格格不入。改造升级,刻不容缓。”

他看向分管城建的副市长和住建局局长秦川川:“老旧工业区升级改造的方案,必须加快进度。要引入社会资本,但要严格准入,确保改造后的产业层次和城市面貌得到本质提升。尤其是环保和安全标准,绝不能放松!谁开口子,谁负责!”

秦川川曾是龙培线上的人,为人圆滑,善于钻营。

此刻被袁天点名,他连忙挺直腰板,脸上堆起恭敬的笑容:“请袁市长放心,我们住建局一定严格落实您的指示,高标准、严要求,尽快拿出成熟方案!”

袁天深深看了他一眼,没有再多说,但眼神中的警示意味,让秦川川心底一寒。

会议在一种略显压抑的气氛中结束。众人纷纷起身离开,步履匆匆,交头接耳者甚少,显然还沉浸在刚才会议带来的冲击中。

邹涛涛最后一个离开会议室,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走到走廊尽头,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压低声音:“……态度非常强硬,一点转圜的余地都没有……资金和土地的事,恐怕拖不下去了……嗯,我知道,再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