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茂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没想到袁天会跳出“北部”与“西南”的框架,直接抛出一个以京州为中心的“走廊”计划,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他“北部经济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慕容田的眼中,则首次露出了明显的、毫不掩饰的欣赏与深思。袁天的构想,与他在某些方面的理念不谋而合,尤其是对创新、对数据的重视。
而且,袁天选择在这个时机抛出,其政治智慧和手腕,令他这个久经沙场的学者型官员也暗自点头。
陈立春放在桌面下的手指,不易察觉地轻轻捻动着。袁天的发言,如同一剂清醒剂,让他看到了打破目前僵局的可能。
这个构想,既符合中央精神,又能实质推动汉东发展,更关键的是,能借此平衡胡、慕容二人的角力,将发展的主导权,更牢固地掌控在自己手中。
袁天……这个年轻人,果然从未让人失望。他甚至敏锐地察觉到,袁天此举,或许也隐含着为京州争取更多资源和支持的意图,但这意图,与他作为省委书记维护大局、推动发展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短暂的沉默之后,陈立春轻轻咳嗽了一声,打破了会场的宁静。
“袁天同志的发言,很有见地!很有魄力!”陈立春的声音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他目光扫过胡金茂和慕容田,“‘数字科创走廊’这个构想,站位很高,思路很新,紧密结合了国家发展的战略方向!我看,确实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他直接肯定了袁天,这让台下众人心中再次凛然。
“金茂同志,慕容田同志,”陈立春看向左右,“你们觉得呢?我觉得袁天同志这个‘走廊’的概念很好,它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统筹北部和西南的发展。
是不是可以请发改委牵头,将这三个区域的发展规划,放在一起,进行更深入的联动研究和可行性论证?
争取拿出一份更能体现汉东特色、更具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综合性方案来?”
陈立春这番话,看似征求二人意见,实则已经定下了基调——袁天的构想,获得了他的高度认可,并且要被纳入省级战略进行统筹研究!
这意味着,“数字科创走廊”已然具备了与“北部经济带”、“西南生态创新区”分庭抗礼的资格!
胡金茂的嘴角抽搐了一下,他显然不愿看到自己力推的计划被一个突然冒出来的“走廊”分走资源和注意力,但在陈立春已经明确表态、且袁天的构想确实难以公开驳斥的情况下,他只能强压下心中的不快,从喉咙里挤出一句:“书记说得对,是可以……综合研究。”
慕容田则微微颔首,语气平静:“我完全同意陈书记的意见。袁天同志的构想,富有启发性。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数字科创走廊’与‘西南生态创新区’的理念,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可以深度融合。”
一场看似不可避免的正面冲突,因为袁天横空出世的发言和陈立春顺势而为的掌控,暂时被化解于无形。
但台下所有人都清楚,表面的平静之下,是更加汹涌的暗流。
胡金茂和慕容田的目标并未改变,而袁天,这个原本被视为需要拉拢的变量,如今却主动下场,展现出了足以影响棋局走向的强大力量。
汉东这盘棋,因为袁天这步“走廊”妙手,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加精彩了。
会议在一种微妙的气氛中继续进行。但每个人的心思,显然都已经无法完全集中在后续的议题上了。
散会的铃声终于响起。
陈立春率先起身,面无表情地离开。
慕容田紧随其后,在与袁天目光交汇的瞬间,他极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点了点头。
胡金茂则坐在位置上,慢条斯理地整理着桌上的文件,脸色阴沉。
台下的人群开始如同解冻的河流,向外涌动。
袁天平静地收拾好自己的文件夹,站起身,随着人流走向礼堂大门。
他刚踏出那扇厚重的红木门,步入被秋日阳光照亮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