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手里抱着一个厚厚的文件夹和一个崭新的笔记本。
“袁市长您好,我是办公室为您安排的秘书,姜如烟。”她的声音不高,语速平稳,吐字清晰,如同山涧清泉流过卵石。
“姜秘书,你好。”袁天打量着她。这个名字和她的人一样,带着一种清冷疏离的气息,但那份由内而外的干练和沉静,却让人无法忽视。
他注意到她递文件夹时,指尖修剪得整齐干净,指甲是健康的淡粉色。
“这是市政府近三年的工作报告摘要、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您分管口各局办主要负责人和科室设置情况、以及近期需要您阅示的重点文件目录。”
姜如烟将文件夹放在办公桌上,动作流畅自然,“另外,这是您今天的日程安排初稿,请您过目。”
袁天拿起日程表扫了一眼,时间精确到分钟,内容详实,条理清晰。
他又翻开那份厚厚的资料汇编,目录索引做得极其细致,重点部分还用不同颜色的标签做了标记,显然是用了心思的。
“效率很高。”袁天放下文件,看向姜如烟,“业务很熟练。”
“谢谢袁市长。”姜如烟微微颔首,脸上并无太多得意,依旧平静,“办公室要求我们尽快熟悉领导的工作节奏和需求。我会尽力协助您。”
“好。”袁天点点头,对她的第一印象相当不错。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一个专业、高效、不聒噪的助手,无疑是宝贵的资源。“下午的市政府常务会议,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吗?”
“会议议题清单在这里。”姜如烟迅速翻开文件夹的某一页,“主要是听取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汇报,研究几个重点项目的推进问题。
您作为分管领导,可能需要就工业运行和招商引资情况做补充说明。”她顿了顿,声音依旧平稳,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提醒意味,“钟市长主持会议,他…比较注重会议效率和发言的针对性。”
“知道了。”袁天听出了弦外之音。钟晓亮,这位本土成长起来的强势市长,其作风他早有耳闻。
姜如烟的话,印证了李国涛之前的暗示——市府的水,很深。
提到李国涛,袁天想起赴任前接到的一个电话。他那位在林城县时的老领导,如今已调任市政协副主席,算是退居二线。电话里,李国涛的祝贺带着真诚,也带着过来人的感慨:“袁天啊,赤阳不比林城,盘子大,水也深。市府那栋楼,看着光鲜亮丽,里面弯弯绕绕多得很。
钟市长…是个人物,手腕硬,根基深。你年轻有为,有冲劲是好事,但切记,多看,多听,多想,步子要稳。有时候,退一步未必不是进。”
话语间,未尽之意昭然若揭。
袁天收回思绪,对姜如烟道:“你先去忙吧,会议前半小时提醒我。”
“好的,袁市长。”姜如烟应声,悄然退了出去,带上门,动作轻得几乎没有声音。
办公室恢复了安静。袁天走到办公桌后坐下,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桌面。
窗外,赤阳市的轮廓在夏日的光线下蒸腾。
他打开姜如烟整理的分管口负责人名单,目光落在几个名字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刘正气,市商务局局长沈阳,市科技局局长赵明远……这些名字背后,代表着赤阳庞大的工业体系和招商脉络,也代表着即将围绕他展开的、或明或暗的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