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更复杂的棋局!(1 / 2)

下午的阳光带着灼人的热度,炙烤着林城西郊广袤的田野。

这里曾是全县最贫困的片区之一,土地贫瘠,靠天吃饭。

如今,一片占地数千亩的智慧农业核心示范区已初具规模。

袁天的黑色公务车在新建的、标线清晰的田间道路上平稳行驶,最终停在一处视野开阔的观测平台旁。

平台由钢架和防腐木搭建,配备了遮阳棚和几台闪烁着信号灯的电子设备箱。

县农业局局长赵长河和智慧农业项目的负责人,一位三十出头、戴着眼镜、名叫陈明的技术专家,早已在此等候。

“袁书记!”赵长河快步迎上来,黝黑的脸上满是汗水,却掩不住兴奋。

“您来得正好,今天小麦赤霉病预警系统刚刚触发,植保无人机正在作业区待命,马上演示精准喷防!”

袁天点点头,目光投向眼前的金色海洋。

成片的小麦已进入灌浆后期,麦穗饱满低垂,在热风中涌动着金色的波浪,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特有的、带着阳光味道的成片的小麦已进入灌浆后期。

麦穗饱满低垂,在热风中涌动着金色的波浪,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特有的、带着阳光味道的甜香。

几架蓝白相间的多旋翼无人机静静地停放在田垄边的简易起降坪上,如同蓄势待发的钢铁鹰隼。

“开始吧。”袁天言简意赅。

陈明立刻对着手中的平板电脑下达指令。只见其中一架无人机轻盈地腾空而起,旋翼搅动起干燥的尘土。

它并未像传统植保那样进行大面积的“淋浴式”喷洒,而是依据后台AI系统基于遥感图像和田间传感器网络实时分析出的“病情地图”,精准地飞向一片叶色略显暗沉、边缘隐约可见褐色病斑的区域。

无人机灵巧地在离麦穗约两米的高度悬停、调整姿态,机腹下的喷头如同精密的画笔,喷出极其细密的白色药雾,精准地覆盖在目标病株区域。

药雾在阳光下折射出微小的彩虹,范围控制得极好,几乎没有飘散到邻近的健康麦田。

“袁书记,您看,”陈明指着平板电脑上实时传回的画面和叠加其上的分析数据,“红色高亮区域就是系统判定的赤霉病中度以上感染区。

我们这套系统,结合了高光谱成像和田间微型气象站数据,不仅能识别病害种类和程度,还能结合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测,给出最优的喷药时间和药剂配比方案。

比过去靠农技员凭经验下田查看,效率提升十倍不止,用药量至少节省百分之四十!”

赵长河在一旁补充,语气感慨:“是啊,袁书记。您是不知道,过去遇到这种病害,农技站就那么几个人,跑断腿也看不过来多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