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起简报,目光扫过那些跃动的数字和图表,指尖在“营商环境综合评分跃居全市第二”那一行上轻轻点了点。
这份成绩单,是无数个日夜殚精竭虑的谋划,是与张坤一伙明枪暗箭的搏杀,更是全县上下被压抑已久的实干力量挣脱枷锁后的一次集体喷发。
“好。”他声音不高,却沉稳有力,“告诉各局办,开个短会,稳住势头,下半年的硬仗才刚刚开始。
尤其是工业园区的几个新引进项目,要盯紧落地投产的‘最后一公里’,决不允许再出现过去那种‘开门招商,关门打狗’的恶劣现象。”
“明白!”小陈响亮地应了一声,转身快步离去。
袁天坐回宽大的办公椅,椅背贴合着身体的曲线,带来一种久违的、掌控全局的踏实感。
张坤这颗盘踞林城多年的毒瘤被连根拔起,调去政协那个清冷衙门喝茶看报,其苦心经营的本土派势力瞬间土崩瓦解。
那些曾经或明或暗依附于张坤的科局长们,此刻要么噤若寒蝉,要么忙着递交投名状表忠心。
权力的格局,在他雷霆一击之后,彻底重塑。他顺势调整了班子,几个作风扎实、锐意进取的年轻干部被推到了关键岗位,如同一股股清泉注入这潭曾经近乎死水的水域。
然而,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并未让袁天有丝毫懈怠。
他深知,张坤虽倒,其背后那条若隐若现、一直延伸到市里某个角落的暗线并未完全斩断。
那位曾给张坤“指点迷津”的市长钟晓亮,绝不会就此罢休。
更大的风浪,或许正在看似平静的海面下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