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争辩!(1 / 2)

终于,他看完了最后一张照片,将手中的烟蒂狠狠摁灭在水晶烟灰缸里,发出“滋”的一声轻响。

他抬起头,目光如电,先是看向对面的袁天,眼神复杂,有赞许,有凝重,更有一份沉甸甸的托付。

然后,他的视线缓缓转向左手边的钟晓亮,声音不高,却像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晓亮同志,家祥同志,你们也看看。”

钟晓亮早已按捺不住,几乎在田诺话音落下的同时,就伸手抓过了那叠材料。

他看得很快,眉头越皱越紧,脸色也由最初的凝重逐渐变得阴沉,最后甚至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当看到张坤那份“特事特办”的批示和张乾公司给赵梅打款的流水时,他的嘴角明显向下撇了撇。

看到质检报告和航拍照片时,他猛地将材料往桌上一拍!

啪!

声音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格外刺耳。

“乱弹琴!”钟晓亮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被冒犯的怒意,目光灼灼地逼视着袁天,“这个张坤!简直是无法无天!辜负了组织的信任和培养!”他胸膛起伏着,似乎气得不轻。

袁天平静地迎着他的目光,没有说话。

钟晓亮深吸一口气,语气似乎缓和了一些,但话锋却悄然一转:“不过,田书记,家祥书记,袁天同志,我们看待问题,处理干部,是不是也应该更全面、更辩证一些?”

他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按在桌沿,摆出一副推心置腹的姿态。

“张坤同志,毕竟是我们林城县成长起来的干部,在林城工作二十多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

常务副县长这个位置,担子重,压力大,接触面也广,偶尔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被亲戚朋友裹挟,或者一时糊涂,犯了点错误,我觉得……也不是不能理解。”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田诺和闫家祥,“培养一个熟悉地方情况、能独当一面的干部,不容易啊!组织上花费了多少心血?”

他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似乎在斟酌词句,声音变得更加语重心长:“现在林城的情况,袁天同志刚上任县委书记不久,虽然打开了局面,但根基还不算特别稳固。

张坤在本地,盘根错节这么多年,骤然把他拿下,而且是这种激烈的方式,会不会……

会不会引发不必要的震荡?影响来之不易的稳定和发展大局?这对袁天同志后续的工作,恐怕也未必是好事吧?”

钟晓亮身体向后靠进宽大的皮椅里,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抛出了他的“解决方案”:“我的意见是,还是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

张坤同志的问题,性质是严重的,影响是恶劣的,必须严肃处理!但方式方法上,是不是可以考虑得更稳妥一些?

比如,先免去他常务副县长的职务,调离关键岗位,安排到县政协担任个副主席,保留待遇,让他冷静冷静,反省错误。

这样,既体现了组织的严肃处理,也给了干部改正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他加重了语气,“有利于维护林城县当前稳定发展的大好局面!至于他那个堂哥张乾的公司,该怎么查怎么办,依法依规进行,绝不姑息!

这样,对上对下,对内对外,是不是都更能交代得过去?袁天同志,你觉得呢?”他最后的目光,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落在了袁天身上。

这一番话,冠冕堂皇,滴水不漏,将“保护干部”、“维护稳定”的大旗扯得猎猎作响,把“调离岗位”包装成了充满“人情味”的“爱护”。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空调的冷风似乎也失去了作用,一股更深的闷热和压抑弥漫开来。

田诺面无表情,只是重新点燃了一支烟,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深邃难测。闫家祥眉头紧锁,嘴唇抿成一条坚硬的直线。

袁天站在那里,清晰地感受到了钟晓亮话语中那份看似温和实则强硬的力量,以及那目光中隐含的警告。

他挺直了脊背,迎着钟晓亮的目光,没有丝毫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