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材料,会后两小时内,全部送到我办公室!如果材料不齐,或者争议本身子虚乌有……”
袁天盯着孙大福,一字一顿,“你这个局长,就亲自去那个村,挨家挨户给老百姓解释清楚,为什么补偿款发不下去!”
孙大福的脸瞬间变得惨白,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会议在一种令人窒息的高压下进行着。每一个局长汇报时都如履薄冰,袁天的问题精准而犀利,直指拖延和刁难的痛点。
大量的数据、具体的卡点、明确的责任人被一个个摆上了台面。
袁天没有当场发落任何人,但那份无形的压力和会后必须提交详细书面报告的死命令,让在座所有人都感到脊背发凉。
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这位年轻的县委书记,不仅有着锐意改革的决心,更有着洞悉一切的眼睛和掌控局面的铁腕!
他手里仿佛拿着一把无形的手术刀,正精准地剥离着包裹在“程序”和“规则”外衣下的毒瘤。
会议结束,众人如同得到大赦,脚步虚浮地匆匆离去,空气中弥漫着劫后余生的压抑。
袁天独自坐在空旷的会议室里,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将他挺直的背影拉得很长。
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连续的高强度工作和精神压力,让他也感到一丝疲惫。
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一条微信发来。
“网上的风,有点邪。我看到那些帖子了,颠倒黑白,用心险恶。”文字后面,跟着一个担忧的表情包。
紧接着又是一条:“不过,我刚看到省报‘民生在线’专栏的宋记者在朋友圈转了一篇你们县里关于老社区改造的稿子,还点赞了。他影响力不小。”
袁天心头微微一暖。在这个时刻,这份带着关切和敏锐的提醒,显得格外珍贵。他迅速回复:“谢谢。风邪,正好借力。省报的关注,是个突破口。”
他立刻拨通了宣传部李梅的电话,思路清晰:“李部长,省报‘民生在线’的宋记者对我们林城的民生报道有兴趣?
好机会!你亲自对接,提供一切便利!
把我们最近所有惠及民生的项目,特别是那些解决了多年顽疾的,比如城北排水改造、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还有行政服务中心改革后群众办事便利的真实案例,整理成生动详实的素材,重点突出前后的变化对比!
邀请宋记者来实地采访,让他听老百姓自己怎么说!”
放下电话,袁天眼中闪过一丝锐芒。张坤想用舆论压垮他?
那他就用更强大的舆论,把林城真实的改变和那些躲在“规则”后面的魑魅魍魉,一起晒在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