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泽坐在主位,背对着大屏幕那刺眼的红光。他手里拿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青山客”文章,看得非常仔细。会议室里弥漫着焦灼和不安,只有他翻动纸张的轻微“沙沙”声。
终于,他放下了手中的文章。抬起头,脸上没有周文斌预想中的震怒或焦虑,反而是一种近乎冰冷的沉静,眼底深处跳跃着锐利的光芒。
“冷处理?暂停宣传?”袁泽的声音平静地响起,却像冰棱坠地,让焦灼的空气陡然一凝。“那不正中某些人的下怀?坐实了我们心里有鬼?”
他站起身,走到大屏幕前,指着那不断跳动的“要求公开环评报告”的醒目词条,手指坚定有力:“他们要公开?好!那就给他们最彻底的公开!不是要真相吗?那就把真相,完完整整、明明白白地摊在阳光下!”
袁泽猛地转身,目光如炬,扫视全场,下达的命令清晰而迅疾,如同出鞘的利剑:
“第一,网信办!立刻以省政府新闻办、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厅联合名义,在省政府官网最醒目位置,开设‘秦汉通道项目生态环境评估’专题页面!把项目的完整环评报告——从最初立项的预审版,到专家评审的修改版,到最终批复的定稿版——全部扫描上传!一个字都不许少!所有支撑数据、监测记录、专家签名,统统公开!同步发布在主流社交媒体官方账号!我要让每一个质疑的人,都能第一时间看到最原始、最完整的报告!”
“第二,宣传部!周部长,你亲自协调!立刻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向国内最顶尖的生态学、地质学、动物学、植物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发出邀请——特别是那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公认学术独立、敢讲真话的泰斗!比如中科院的陈树森院士(植物学)、工程院的李振江院士(隧道工程与地质)、北大的王若林教授(动物生态学)!
请他们组成最高规格的独立专家考察团!邀请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以及几家影响力大的市场化媒体全程随行!
明天,最迟后天,就出发!直飞云雾岭!现场踏勘!现场取样!现场答疑!考察过程,允许媒体在不干扰科研的前提下,全程直播!”
“第三,交通厅、设计院!立刻给我重新优化苍龙岭隧道群的施工方案!特别是涉及保护区核心缓冲区的标段!告诉专家组,不要怕花钱!不要怕麻烦!采用一切可行的、对生态影响最小的技术!
加长隧道,避开敏感区!增加竖井通风,减少地表扰动!施工便道能窄则窄,物料运输能隐则隐!我要看到一份比原方案生态代价更小、技术更先进的优化方案!三天之内,把优化方案的要点和预期效果,也放到专题页面上!”
三条指令,条条清晰,条条强硬,如同三道惊雷劈开了会议室的阴霾!
周文斌听得目瞪口呆,下意识地问:“袁书记…这…这公开所有版本环评,会不会…会不会被人抓住里面一些技术性措辞反复推敲,反而引来更多质疑?还有直播考察…万一现场发现点问题…那可就…”
还有直播考察…万一现场发现点问题…那可就…”
“问题?”袁泽打断他,嘴角甚至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我们搞建设,不是绣花!环评报告也不是天衣无缝的圣经!有争议,有不足,很正常!藏着掖着,只会越描越黑!
把一切摊开,把专家请到现场,把我们的态度亮出来——我们尊重科学,敬畏自然,有错就认,有不足就改!这才是堵住悠悠众口的唯一办法!也是粉碎一切恶意揣测的最有力武器!”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屏幕上那汹涌的舆情:“至于质疑?让他们质疑!在绝对透明的阳光下,在权威专家的显微镜下,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我们要的,就是这场大考!考过了,云雾岭就是我们的金字招牌!考砸了…我袁泽,第一个担责!”
字字铿锵,掷地有声!那强大的自信和魄力,瞬间驱散了会议室里的彷徨。周文斌等人只觉得一股热血冲上头顶,再无犹豫:“是!袁书记!我们马上去办!”
省委省政府庞大的机器,在袁泽的指令下,以前所未有的高效和透明轰然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