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眼下还是一片荒芜,覆盖着枯黄的野草,零星散布着几座小土丘,但位置和交通条件确实不错。
“陈总,您看,”袁天指着眼前这片空旷的土地,语气充满展望,“这片b区,规划面积约500亩,我们前期已经完成了土地平整和基础的水电路‘三通’。
县里的规划,就是希望这里能成为我们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制造业的聚集区。如果智眸科技能落户这里,我们将全力保障用地需求,并配套最优惠的产业政策。”
陈海默环顾四周,点了点头:“位置和基础条件还不错。袁县长,具体的地块坐标和用地政策细则……”
袁天立刻看向陪同考察的国土局局长钱大有。这位钱局长五十多岁,身材微胖,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总是带着一种近乎程式化的、让人捉摸不透的笑容。
“钱局,麻烦您给陈总详细介绍一下b区7号地块的情况。”袁天说道。
钱大有清了清嗓子,脸上堆起职业化的笑容:“哎呀,陈总,袁县长,这片地啊,位置是没得说!县里重点规划的未来发展方向!不过嘛……”
他话锋一转,露出为难的神色,“您二位也知道,现在国家三令五申,对耕地红线、生态保护那是卡得死死的!用地指标,那是僧多粥少,紧张得很呐!尤其是这东岗b区,盯着这块肥肉的企业可不少。
咱们县里的几家重点企业,像宏发建材、永固轴承,都提交了扩产用地申请,规模大,用工多,对县里经济那是实打实的贡献,优先级……这个嘛,自然要高一些。”
他顿了顿,瞥了一眼袁天,又看向陈海默:“智眸科技是高新技术,我们当然欢迎!不过,这用地指标审批,程序复杂,环节多,需要市里甚至省里点头。
而且,高科技企业用地,政策上还有些特殊要求,比如投资强度、产出效益的门槛……我们国土部门也是夹在中间,既要服务发展,又要严守规矩,难啊!”
这一番话,滴水不漏,冠冕堂皇。把困难推给了“国家政策”、“用地指标紧张”、“审批程序复杂”、“其他重点企业需求”,还抬出了“高科技企业门槛”这个看似合理实则模糊的挡箭牌。
核心意思只有一个:地,有!但给不给你智眸科技,什么时候给,给多少,难说!得排队,得看情况!
陈海默的眉头再次皱了起来,眼神中的热切明显冷却了几分。技术再好,前景再广阔,如果连最基本的落地空间都保障不了,一切都是空谈。
他看向袁天,虽然没有说话,但眼神里的询问和疑虑已经非常明显:袁县长,你承诺的支持,到底能不能兑现?这地方的阻力,似乎比想象中大得多。
袁天感受到了陈海默目光中的压力,也看到了钱大有那副“公事公办”面具下隐藏的、几乎不加掩饰的推诿。
他心中冷笑。张坤的触手,果然无处不在。上午是私下里的“善意提醒”,下午就是职能部门光明正大的“按章办事”!这软硬兼施的围堵,配合得天衣无缝。
他没有立刻反驳钱大有,而是平静地对陈海默说:“陈总,用地问题涉及具体政策和程序,钱局长也是职责所在。
这样,我们先回县里,相关的政策文件和保障措施,我稍后整理一份详细的说明给您。县委县政府对引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决心是坚定的,这一点,请您务必放心。”
回程的车里,气氛有些沉闷。窗外,林城冬日的街景快速掠过,灰扑扑的建筑,行色匆匆裹紧棉衣的路人,一切都显得陈旧而缺乏活力。
陈海默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但微蹙的眉头显示他内心的波澜。袁天看着窗外,眼神却异常锐利,像在寒风中淬炼过的刀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