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西省省会,西州市。
省委大院深处的小会议室,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坐着秦西省的核心决策层。
巨大的投影幕布上,展示着《关于推进“秦西-汉东战略通道(秦西段)项目”前期工作的初步构想》的演示文稿。
一条粗重的红线,从地图上秦西省腹地艰难地延伸,试图穿越横亘在省界、犹如巨龙盘踞般险峻的秦汉山脉,最终指向毗邻的汉东省。
省发改委主任的汇报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有些干涩,他详细阐述了这条通道对于打通秦西省向东出海口、融入国家沿海经济带、带动沿线贫困地区发展的巨大战略意义,也坦诚地列出了令人望而生畏的挑战:超乎想象的工程难度(需要打通多条特长隧道、架设超高桥墩)、天文数字的投资预算、复杂敏感的环境影响评估(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以及最棘手的——需要获得邻省东江省的全力协同。
汇报结束,会议室陷入一片沉寂。只有空调出风口发出低沉的嗡鸣。
省长刘伟,一位头发花白、面容儒雅的老者,率先打破了沉默。他微微颔首,语气沉稳:“袁泽同志提出的这个构想,立意高远,着眼的是秦西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大计。打通向东的通道,突破地理瓶颈,这个方向无疑是正确的。”
他话锋随即一转,带着浓重的审慎,“但是,同志们,这个担子太重了!投资规模之大,恐怕要举全省之力,甚至需要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
工程难度,更是前所未有。汉东省那边的态度,现在也还不明朗。我的意见是,战略上要坚定,战术上必须极其稳妥。
前期论证务必要扎实、再扎实,把所有的困难、所有的风险都摆在桌面上,反复推敲,谋定而后动。”
常务副省长王浩紧接着发言,他身体微微前倾,手指习惯性地敲击着桌面,发出轻微的哒哒声,透着一股本地成长实力派的锐利和直接:“刘省长说得非常中肯。构想确实宏大。不过,我有一个疑问,”他目光转向坐在主位、一直沉默聆听的省委书记袁泽!
“我们秦西省自身的发展任务已经很重,资金、资源都非常紧张。省内的中心城市群建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有几个大型水利枢纽的收尾,哪一项不是嗷嗷待哺?
现在突然上马这样一个投资无底洞般的跨世纪工程,是否有些…好高骛远了?
会不会分散我们宝贵的精力,甚至拖累省内其他更紧迫、更现实的发展项目?我觉得,眼下集中力量把省内自己的事情办好,可能更符合实际。”
他的话语虽然克制,但质疑的锋芒毕露无遗,潜台词直指项目可能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其他常委有的点头表示赞同刘伟和王浩的审慎态度,有的眉头紧锁看着复杂的线路图沉默不语,有的则目光游移,显然在观察袁泽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