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安欣的指点!(2 / 2)

安欣听得心不在焉,目光更多是落在城墙外那片荒地和远处的新楼盘上,偶尔瞥一眼内城低矮杂乱的屋顶。

他的表情平静,看不出喜怒,但那份无形的威压让陪同的众人都不自觉地放轻了脚步和呼吸。

袁天匆匆赶到时,队伍正走到城墙一个拐角处,那里相对僻静,几株高大的老槐树枝叶交错,在地上投下浓重的阴影。他快步走到李卫国身后,低声道:“县长,我来晚了。”

李卫国回头看了他一眼,眼神复杂,只“嗯”了一声,没多说什么。

安欣似乎这才注意到袁天的到来。他停下脚步,转过身。夕阳的金辉恰好穿过城墙垛口的缝隙,斜斜地打在他半边脸上,衬得他轮廓越发硬朗,眼神也显得格外深邃。

他上下打量了袁天一眼,年轻人风尘仆仆,裤脚上还沾着田间的泥土,额角有细密的汗珠,但腰杆挺直,眼神清亮,并无多少被基层琐事磋磨的颓丧。

“袁天同志?”安欣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是,安检察长。”袁天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应道。

安欣点了点头,目光掠过袁天,投向城墙外那片在夕阳下更显荒芜的空地,以及空地尽头那些窗户黑洞洞、入住率显然不高的新楼。

他像是随口闲聊,语气平淡无波:“县城要发展,老底子不能丢,但光守着老底子,也不行。破墙烂瓦,修修补补,是面子工程。关键是要有活水,有新血。”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回袁天脸上,那眼神仿佛能穿透人心:“现在从上到下都强调优化营商环境,尤其是对新质生产力企业。这是源头活水。有些地方的传统思维啊!”

他微微加重了语气,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李卫国等人,“就像这老城墙根下的藤蔓,看着不起眼,缠得紧,盘得深。光靠修修补补,冲不破。需要点新动能,来冲击一下。”

话音落下,夕阳的余晖似乎也凝滞了一瞬。城墙根下异常安静,只有风吹过老槐树叶子的沙沙声。

李卫国、周强等人脸上的笑容都有些僵硬,眼神闪烁,咀嚼着安欣话里的每一个字。冲击?冲击谁?冲击什么?

安欣仿佛没看到他们的反应,继续用那种平缓的、仿佛在谈论天气的口吻补充道:“省里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强化创新安欣仿佛没看到他们的反应,继续用那种平缓的、仿佛在谈论天气的口吻补充道:“省里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指导意见》,文号是……汉政发〔2023〕18号。

里面有些条款,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小。你们基层,要吃透精神,用足用好政策。”

汉政发〔2023〕18号!这个文号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袁天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他一直在寻找破局的支点,却囿于县里“等靠要”的惯性思维,死盯着县财政那点捉襟见肘的资金。

安欣看似随意的几句话,尤其是这个具体的文号,瞬间为他推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省级层面的政策扶持!这远比在县里和财政局长王有福扯皮要广阔得多!

“是!安检的指示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袁天立刻朗声回应,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振奋和领悟。他迎着安欣的目光,清晰地看到对方眼中一闪而过的、几乎难以察觉的赞许和深意。

安欣不再多言,微微颔首,转身继续沿着步道向前走去。

陪同的队伍再次移动起来,但气氛已然不同。

李卫国看向袁天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审视和凝重。

安欣这看似无心实则精准的点拨,无疑是为袁天递了一把破局的利剑。这把剑,会指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