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泽在方伟和安保人员的陪同下,步履沉稳地走进指挥中心。他刚一出现,原本就紧张的气氛瞬间更加凝重了几分,所有负责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了过来,带着敬畏和等待指令的专注。
“袁省长!”
“省长好!”
众人纷纷起身。袁泽摆摆手,声音平稳:“大家继续工作,不必拘礼。”他径直走到总指挥台前,目光如鹰隼般快速扫过各个屏幕上的关键信息。
“现场情况怎么样?”他沉声问道,语气平静,却自带一种让人不敢有丝毫怠慢和隐瞒的压力。
公安厅的现场安保总指挥负责人立刻挺直腰板汇报:“报告袁省长,场内观众情绪热烈,红蓝双方球迷助威声浪很大,但总体可控,目前未发现大规模冲突迹象。安保人员已按最高等级预案全部部署到位,重点区域(双方球迷交界处、出入口、通道)已加强巡逻和定点值守。场外聚集了大量无法进场的球迷,主要集中在南广场和东侧公园的大屏幕观赛区,我们已部署了足够警力维持秩序,并协调了城管和志愿者提供饮水等基础服务,目前情况平稳,球迷情绪良好。”
广电局的负责人紧接着汇报:“直播方面,信号传输零中断,收视数据和网络热度远超预期。解说方面,我们已反复强调要客观中立,多鼓励,多解读战术配合,避免地域攻击和过度偏向性评论。网友互动非常活跃,正面评价占主导,尤其是对您开幕词中强调公平和全民参与的段落反响最为热烈。” 他指了指屏幕上滚动的弹幕和评论关键词云图。
袁泽一边听,一边将目光聚焦在主屏幕上。赛场上,比赛已经激烈展开。正如预料的那样,双方的技战术水平确实无法与职业联赛相比,传接球失误不少,配合也略显生疏,节奏时快时慢。
但是,场上队员那种毫无保留的拼抢、每球必争的劲头、为了一个界外球奋力冲刺到底线的执着、以及一次成功的抢断或传球后队友间相互击掌鼓励的瞬间,都透着一股职业比赛有时缺乏的原始激情和真实感。这种“真”和“拼”,恰恰是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看台上的观众们也极其投入,完全沉浸在比赛之中。每一次进攻发起,每一次射门尝试,每一次成功的防守,都引发相应的区域爆发出巨大的加油声、呐喊声、惋惜声或喝彩声。红蓝两色的浪潮随着比赛的进程而起伏翻涌。这种发自内心的参与感和强烈的地域归属感,是任何精心编排的表演都无法替代的。这正是“杨超”的生命力所在。
“注意引导观众情绪,尤其要防止因争议判罚或比分变化导致过度激动,引发球迷冲突。”袁泽对公安负责人强调,“安保人员要提前预判,主动介入疏导。比赛结束前后,是风险高发期,要提前做好预案,确保散场安全有序。”
“是!袁省长!我们已经准备了详尽的散场和人流疏导分级预案,各出口警力已就位,随时可以启动。”
“直播解说要特别注意,”袁泽转向广电局负责人,“在争议判罚出现时,解说员要保持冷静,引导观众尊重裁判,聚焦比赛本身,避免煽风点火。多鼓励球员的拼搏精神,多解读团队配合的价值。”
“明白,袁省长!我们已对解说员进行了专门的情景模拟培训,导播也会实时监听,确保解说导向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