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公平与正义!(2 / 2)

侯亮平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愤怒,有不甘,有困惑,甚至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恐惧。“除了他,还能有谁?!”他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激动,“小艾,你知道吗?他……他简直就是个怪物!一个披着法律外衣的……暴君!”

他像是找到了宣泄口,将连日来的憋闷和挣扎一股脑地倒了出来:袁泽在大会上毫不留情的炮轰,在档案中心凭借“过目不忘”瞬间打脸李副检察长的震撼,在宏远案上冷酷地排除关键证据的憋屈,以及在黑龙潭案上,用那种“不干净”的手段逼迫他做出选择的痛苦……

“……他根本不在乎程序!不在乎手段!他只认结果!只认他心中的‘正义’!”侯亮平的声音充满了无力感,“在他眼里,规则是可以被打破的,只要目的是‘正确’的!

小艾,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袁泽吗?还是那个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沉默寡言的寒门学子吗?权力……真的能彻底改变一个人吗?”

钟小艾静静地听着,用小勺缓缓搅动着杯中的卡布奇诺,细腻的奶泡随着搅动旋转。她的眼神有些飘忽,仿佛透过侯亮平的痛苦,看到了更远的地方。

“亮平,”她放下小勺,声音平静而理性,“我知道你很难接受。你的信仰是纯粹的程序正义,这没有错。但是……”

她抬起眼,目光直视着侯亮平,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冷静:“你有没有想过,汉东的司法系统,在祁同伟、高育良那些人手里烂了多久?积弊有多深?靠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真的能刮掉那些深入骨髓的腐肉吗?”

“袁泽的手段,或许激进,或许有争议,”钟小艾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但是,你不能否认他的目标——清除司法腐败,让汉东的天空真正清朗——是正确且迫切的。

你也无法否认,他来了之后,省检的风气确实在变,那些过去可能被掩盖的问题,正在被暴露出来,被处理掉。这,难道不是一种成效吗?”

侯亮平愣住了,他没想到钟小艾会这样说。

“至于手段……”钟小艾微微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亮平,我们和袁泽,从起点就不一样。

我们的路,相对平坦,有父辈的荫蔽,有规则的庇护。我们可以从容地讲程序,讲规则,因为我们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等待‘程序’带来的‘正义’。”

她的目光投向窗外,看着汉大校园里走过的、充满朝气的年轻学子,声音变得有些遥远:“但袁泽呢?他是从最底层,赤手空拳、遍体鳞伤地爬上来的。

他见识过最赤裸的黑暗,经历过最不公的对待。在他的世界里,规则往往是为强者服务的,程序有时会成为拖延正义的借口。他想要抓住‘公平’,可能真的需要一些……非常规的力量和速度。他眼中的‘激进’,或许真的是他唯一能抓住‘公平’的方式。”

“所以,”钟小艾收回目光,重新看向侯亮平,眼神变得认真而带着一丝劝诫,“试着……务实一点吧,亮平。袁泽的目标和你我并无根本冲突。

只要他的手段在可控的范围内,只要最终的结果是好的,是正义得到了伸张,是人民得到了保护,那么……过程上的一些‘不完美’,是否值得你如此痛苦地坚持?

是否值得你用整个案件的进展、甚至更多潜在受害者的安全去赌你那纯粹的‘程序洁癖’?”

“有时候,绝对的‘清白’,也是一种奢侈。尤其是在汉东这样的地方。”钟小艾的最后这句话,如同一声叹息,轻飘飘地落下,却重重地砸在侯亮平的心上。

侯亮平彻底沉默了。他低下头,看着杯中已经凉透的咖啡,褐色的液体倒映着他痛苦而迷茫的脸。钟小艾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心中一直刻意回避的某个角落。

他想起了袁泽在办公室质问他的话:“你的清高,能当饭吃,能破案吗?” 想起了自己最终在黑龙潭案上屈从于现实的选择……

他坚守的信念,在残酷的现实和袁泽强悍的效率面前,似乎真的……成了一种奢侈的、无力的清高?一种可能阻碍正义实现的……障碍?

这个认知,比袁泽的任何打击都更让他感到痛苦和动摇。他看着对面妆容精致、理性冷静的钟小艾,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他和她、他们和袁泽之间,那道因出身、经历和视角不同而形成的、难以逾越的鸿沟。

窗外的阳光依旧明媚,咖啡馆里的爵士乐依旧舒缓。但侯亮平的心,却如同沉入了冰冷的海底。理念的棱角被现实狠狠打磨,信念的冰墙上,已然出现了深深的裂痕。

他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在哪里,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那个如同“暴君”般、却又似乎代表着某种更高效率“正义”的袁泽。

这场在“静时光”里的谈话,没有答案,只有更深沉的迷茫和无声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