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老,我,刘肖,代表中国工农红军,接受这份托付。”刘肖的声音铿锵有力,“我们必将竭尽全力,守护此物,不负石壁寨苗族同胞的信任!”
嘎老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深深鞠了一躬。
就在这时,一名通信兵匆匆跑进祖洞:“报告团长!周主席让我通知您,寨子基本安顿好了,另外……我们在清点缴获的敌军文件时,发现了一些东西!”
刘肖和赵立仁立刻走出祖洞。周文拿着一份电文纸等在洞口,脸色凝重。
“团长,立仁,你们看这个。”周文将电文递过来,“是从敌军电台旁找到的,似乎是楚材发给这个守敌排长的最后指令。”
电文上字迹潦草,但内容却让人心惊:
“……务必坚守待援,已电请桂系友军自西南方向策应,形成夹击……‘种子’事关重大,不惜一切代价获取或摧毁,绝不可落于红军之手……‘北边朋友’会协助你们,但他们不可信,其目标恐非‘种子’本身,而是其引发的‘场域变化’……若事不可为,执行‘焦土’方案……”
桂系援军?西南方向?
“场域变化”?“焦土”方案?
一个个关键词,如同阴云,再次笼罩在刚刚看到一丝希望的红军头上。
“楚材这个王八蛋!果然还留了后手!”程铁军闻讯赶来,气得大骂。
赵立仁靠在担架上,分析道:“桂系……应该是白建生能动用的关系。西南方向,正是我们主力来时的薄弱环节……至于‘场域变化’和‘焦土’……恐怕都跟这‘种子’有关。楚材知道我们得到了它,绝不会善罢甘休。”
刘肖看着手中沉甸甸的木盒,又看了看刚刚经历战火、亟待休整的队伍,以及那些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苗民同胞,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沉声道,“石壁寨就是我们新的起点!传令下去:第一,加快寨防加固,重点防御西南方向!第二,派出侦察分队,向西南方向渗透,密切监视桂军动向!第三,组织人手,在寨内安全区域,尝试……培育这些种子。”
他举起手中的木盒:“既然这是‘希望之种’,那我们就让它,在这片用鲜血换来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命令迅速传达。红军这支疲惫却坚韧的队伍,再次高效地运转起来。防御工事在加固,侦察兵消失在西南的山林中,而在寨子内一处被清理出来的、阳光充足的坡地上,在几位懂得农耕的苗民老人和红军战士的共同努力下,那几颗散发着微光的种子,被小心翼翼地播种了下去。
没有人知道它们会长出什么,也没有人知道楚材和桂系的威胁何时会到来。但一种新的希望,伴随着那深入土壤的种子,悄然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生根。石壁寨,这个古老的苗寨,在经历血与火的洗礼后,成为了红军长征路上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一个孕育着未知与希望的,新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