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顶的指挥部已经被彻底改造了。
原本潮湿阴暗的土洞,此刻被几盏明亮的汽灯照得如同白昼。墙上挂满了精细的军事地图,几台大功率电台正在滴滴答答地收发着信号。
穿着笔挺军装的“龙牙”参谋们进进出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严肃、正规且充满压迫感的“现代战争”气息。
这是一场决定太行山根据地未来命运的最高级别联席会议。
长条桌的主位上,坐着那位代号“老帅”的高级指挥官——郑司令。他年过半百,两鬓斑白,但腰杆挺得笔直,眼神中透着一股久居上位的威严。
在他的左手边,是面容冷峻的“龙牙”队长龙一。右手边,则是显得有些局促、但神情依旧坚毅的赵丰。
而李卫国(猴子),坐在桌子的最末端。他穿着那身不合身的崭新苏式军装,像只被套上嚼子的野狼,浑身散发着一股格格不入的焦躁。
“同志们。”
郑司令手中的教鞭重重地点在地图上的老君顶位置。
“根据总部的战略部署,我们将依托老君顶的险要地形,构建一个现代化的、多层次的防御体系。”
“龙一,你来介绍方案。”
“是。”
龙一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用那不带一丝感情色彩的声音开始讲解。
“我们将以老君顶为主峰,向外延伸五公里,挖掘三道环形战壕。战壕之间通过交通壕连接,每隔五十米设置一个机枪暗堡,每隔二百米设置一个迫击炮阵地。”
“在核心区域,我们将利用钢筋水泥加固现有的地道,构建深达地下的防空洞和指挥所。同时,在所有必经之路上布设雷场和铁丝网。”
“这是一个标准的、无懈可击的‘马奇诺’式防御体系。”龙一的眼中闪过一丝傲然,“依托这个要塞,我们不仅能抵挡日军的进攻,甚至可以将其作为一个绞肉机,大量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好!”赵丰听得热血沸腾,“有了这个,咱们就再也不用被鬼子追着满山跑了!”
“那个……”
就在这时,一个沙哑、刺耳的声音,突兀地打断了这完美的陈述。
猴子缓缓地站了起来。他并没有看地图,而是死死地盯着郑司令。
“俺有个问题。”
“李卫国同志,请讲。”郑司令点了点头,态度温和。
“你们打算挖多深?”猴子指着地图上的战壕线,“一米五?两米?”
“标准散兵坑深度,一点五米。交通壕,一点八米。”龙一冷冷地回答,“这是教科书上的标准。”
“教科书?”
猴子笑了,笑得有些凄凉。
“在太原,鬼子的军火库里,堆满了150毫米口径的重型榴弹炮。还有,他们新调来的那种能钻地的航空炸弹。”
猴子猛地一拍桌子,身体前倾,像一头即将扑食的野兽。
“龙一队长,你的教科书有没有告诉你,面对那种重炮和航弹,这一米八的土坑,就是给我们所有人挖好的坟墓?!”
“放肆!”龙一脸色一变。
“李卫国!”赵丰也急了,连忙拉扯猴子的衣袖,“怎么跟首长说话呢!”
“让他说。”郑司令摆了摆手,目光深邃地看着猴子。
“首长,”猴子的声音低沉了下来,“太行山是石头山,土层薄。你们要挖战壕,就得炸石头。动静太大,鬼子的侦察机不是瞎子。等你们还没挖好,炮弹就落下来了。”
“而且,我们要塞化,就等于把自己钉死在了这里。鬼子如果围而不打,只用重炮轰,用飞机炸,我们就是活靶子!”
“我的建议是,”猴子深吸一口气,“放弃阵地战!继续利用地形和地道,打运动战!打游击!把老君顶变成一个只有我们熟悉、鬼子进来就迷路的‘迷魂阵’,而不是一个死板的‘乌龟壳’!”
“荒谬!”
龙一终于忍不住了,他冷笑一声,“李卫国同志,你的思想还停留在旧时代的游击习气上!正规战争拼的是火力、后勤和阵地!你那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做法,只能骚扰敌人,根本无法守住战略要点!”
“守住?”猴子反唇相讥,“为了守住这几块石头,你要让多少战士去填那个坑?!”
“够了!”
郑司令猛地一拍桌子,终止了争吵。
他看着猴子,语气变得严厉起来。
“李卫国同志。我知道你打过很多胜仗,也知道你对这片山林很熟悉。但是……”
郑司令站起身,走到猴子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打仗,不是靠你那种‘山鬼’式的赌命!不是靠个人的匹夫之勇!是靠钢铁!靠纪律!靠科学的工事!”
“我们现在是正规军!是战略要塞!如果我们连正面对抗的勇气都没有,还谈什么反攻?谈什么将日军赶出中国?!”
“这个方案,是总部批准的。必须执行!”
猴子的拳头死死地攥着,指甲深深地嵌入了掌心。他看着郑司令那张坚毅却固执的脸,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
这就是“规矩”。
正规军的规矩。
……
会议不欢而散。
猴子黑着脸走出了指挥部,心中憋着一团即将爆炸的火。
就在这时,不远处的操场上突然传来了一阵激烈的争吵和打斗声。
“放手!这是俺教官给俺的!”
“这是命令!所有非制式武器必须上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