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抗日:我是狙击手 > 第17章 游击营地,暂时的“家”

第17章 游击营地,暂时的“家”(2 / 2)

他看着沈安平,眼神无比真诚:“兄弟,你什么都别想,就在这儿,踏踏实实地把伤养好。这里虽然条件苦了点,但绝对安全!你想住多久,就住多久,什么时候想走了,跟哥哥说一声就行!”

从始至终,他绝口不提,让沈安平加入游击队的事。

这番发自肺腑的话,让沈安平的心中,产生了一丝复杂的、陌生的触动。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便在这处隐蔽的山洞里,开始了漫长的养伤。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第一次,有机会去真正地观察这个被他所“不屑”的集体。

这个游击队的营地,很穷,很苦。 战士们吃的,是难以下咽的野菜糊糊和黑乎乎的杂粮饼子。他们手里的武器,五花八门,除了几支老旧的汉阳造和缴获来的三八大盖,更多的是大刀、长矛,甚至是猎户们用的土铳。

但是,这里没有一个人,脸上带着愁苦和绝望。

沈安平看到,每天清晨,战士们都会在王大疤的带领下,进行最严格的训练。他们会在夜里,围坐在篝火旁,擦拭着自己那视若珍宝的武器,大声地唱着那些他听不懂、却能感受到其中力量的抗日歌曲。

他看到,队里的女人们,一边缝补着战士们的衣裳,一边教着一群半大的孩子,歪歪扭扭地在沙地上写字。

他看到,柳月娥背着一个药箱,跟着队里的老郎中,穿梭在各个山洞之间,为受伤和生病的队员们治疗。她不再是那个需要被保护的小姑娘,她用自己的双手,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她的脸上,洋溢着一种沈安平从未见过的、充实而明亮的光彩。

每一个人,都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发光,发热。 他们的眼睛里,都有一种东西,一种沈安平早已失去的东西——希望。

这种氛围,让沈安平感到了一种强烈的、格格不入的割裂感。

他是一匹独狼,习惯了黑暗,习惯了孤独,习惯了用冰冷的仇恨,去填充自己空洞的内心。 而这里,却像一个大家庭,充满了阳光、温暖和……烟火气。

他时常会一个人,沉默地坐在山洞口,看着远处战士们训练的身影,一坐,就是一下午。

他的内心,第一次,开始动摇了。

他那条只为复仇而存在的、孤独的独木桥,在看到这条由无数人共同铺就的、通往希望的阳关大道时,显得如此的……渺小。

这一晚,他又一次从噩梦中惊醒。 他走出山洞,看到王大疤正一个人,坐在篝火旁,就着火光,擦拭着他那挺宝贝的捷克式轻机枪。

王大疤看到了他,朝他招了招手。

沈安平走了过去,在他身边坐下。

两人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那跳动的火焰。

许久,王大疤才开口,打破了沉默:“睡不着?又梦到家里人了?”

沈安平的身体,微微一僵。

王大疤叹了口气,将擦好的机枪放在一边:“兄弟,我知道你心里苦。这世道,谁心里不苦?我那一家老小,也是死在了鬼子的屠刀下。”

他指了指营地里那些沉睡的山洞。 “他们,每一个人,都跟你我一样,跟小鬼子,有着血海深仇。”

“光靠一个人的恨,是烧不光这满山的荆棘的。”王大疤看着沈安平,眼神无比郑重,“只有把所有人的恨,所有人的火,都聚在一起,才能烧出个朗朗乾坤,才能让我们的后辈,不用再过我们这样的日子。”

“我不会劝你加入我们。”

“我只是想让你知道,你,不是一个人。”

说完,他便站起身,拍了拍沈安平的肩膀,转身离去。

沈安平独自一人,坐在那温暖的篝火前,一夜未眠。 他看着那熊熊燃烧的火焰,那双冰封已久的眸子深处,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悄然地,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