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党锢新解基业奠(2 / 2)

而展示新军兵威,则是赤裸裸的警告和威慑!

陛下这是明白地告诉所有人,尤其是那些潜在的反对者:我能宽恕你们,也能毁灭你们!皇权的仁慈与刀锋,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膺、卢植等清流之士,率先跪伏于地,声音激动甚至带着哽咽。他们看到了拨乱反正的希望,看到了士人重新报效国家的途径。

紧接着,更多的官员,无论真心还是假意,都齐刷刷地跪倒一片,山呼万岁之声震彻殿宇。大势所趋,无人敢在这时显露异样。

曹节、张让等人,也随着人流跪了下去,只是他们的额头触碰到冰冷的地面时,感受到的不是恭敬,而是彻骨的寒意与屈辱。他们知道,陛下这套组合拳,彻底瓦解了他们凭借“党锢”打击清流、把持朝政的根基。士林元气得以保全,甚至被陛下吸纳;而他们自己,则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暴露在羽林新军的刀锋之下。

朝会在一片看似和谐、实则暗流汹涌的气氛中结束。

百官退出德阳殿,初雪依旧在下,落在他们的官袍和帽檐上。许多人脸上带着如释重负,或兴奋,或茫然的神情,三三两两低声议论着,快速离开这是非之地。

曹操走在人群中,步伐沉稳。他看到李膺和卢植被几位志同道合的官员围住,脸上带着久违的振奋。他也看到,曹节、张让等人在少数心腹的簇拥下,脚步匆匆,面色阴沉地向着后宫方向而去,甚至连表面的客套都省去了。

“曹北部尉。”一个声音在身后响起。

曹操回头,却是卢植赶了上来。

“卢尚书。”曹操拱手行礼。

卢植看着曹操,目光中带着欣赏与一丝复杂:“今日朝会,陛下乾坤独断,党锢之祸得以如此平息,实乃天下之幸。北部尉近日于新军、于朝局,皆有所见,以为如何?”

曹操沉吟片刻,谨慎答道:“陛下圣心烛照,宽严相济,既安士林之心,又立皇权之威。羽林新军,确为国之利器。只是……”他顿了顿,看向曹节等人消失的方向,“积雪虽能覆盖污秽,却也易掩藏蛇虫。冬日虽寒,地火未必熄灭。”

卢植闻言,深深看了曹操一眼,叹道:“北部尉见识不凡。是啊,根基初奠,尤需稳固。秘阁之设,新军之立,不过伊始。前路漫漫,望北部尉能与吾等,同心协力,共扶社稷。”

曹操躬身:“植公言重,此乃人臣本分。”

与卢植分别后,曹操并未立即回府,而是信步登上宫城一处较高的廊道。凭栏远眺,整个洛阳城笼罩在初雪之中,一片银装素裹,仿佛被洗涤过一般宁静。

但他知道,这宁静只是假象。陛下以“诛首恶、抚余众”的方式,初步平息了党锢这场巨大的政治危机,将士林力量收归己用,并通过秘阁奠定了新的决策基础,更以羽林新军这把利剑震慑四方。可以说,到这一刻,刘宏才真正从一个被宦官权臣架空的傀儡皇帝,变成了一个初步掌握实权、拥有自己班底和武装的君主。权力的根基,已然初步奠定。

然而,正如他对卢植所言,被压制下去的势力绝不会甘心失败。曹节等人的惊惧与怨恨,地方豪强的观望与疑虑,乃至那些被赦免的士人中,是否都真心归附?还有那在诏书中被轻轻带过,却依旧在暗中蔓延的太平道……

雪,越下越大了。

曹操伸出手,接住几片冰凉的雪花,看着它们在掌心迅速融化。帝国的寒冬或许才刚刚开始,未来的道路,注定充满了更多的荆棘与考验。陛下点燃了中兴的火种,但这火种,能否燎原,还是会在更大的风雪中熄灭?

他转身,走下廊道,玄色的官袍下摆在风雪中拂动。身影坚定,却又带着一丝无人能解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