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是一间不大的暗室,方寸之地,陈设简单,仅一桌数椅,四壁光秃,但墙壁显然经过特殊处理,摸上去有种粗糙的吸音感。顶部有隐蔽的通风孔道,不知通向何处。虽然狭小,却给人一种异常安全、与世隔绝的感觉。
“好!精巧绝伦!”卢植忍不住赞叹,“陈将作果然鬼斧神工!”
陈墨却摇了摇头,脸上并无得意,反而更加严肃:“卢尚书,此等机关,防君子不防小人,亦防不住真正的高手细作长时间查探。故而,小人还有最后一道保险。”
他走到暗室内侧一面看似实心的墙壁前,用指节有节奏地敲击了数下。令人震惊的是,那面墙的一部分竟也悄无声息地滑开,后面是一条更加狭窄、仅能匍匐通过的黑暗地道!
“此地道通向何处?”卢植惊问。
“通向三十丈外一处早已废弃的宫苑水井半腰,”陈墨低声道,“出口伪装井壁,极为隐蔽。此为万不得已时,逃生之路。知晓此路者,越少越好。”
卢植心中凛然。陈墨思虑之周详,远超他的预期。这已不仅仅是一个暗室,而是一个集隐蔽、预警、逃生于一体的安全据点。
“陛下那边…”卢植看向陈墨。
“陛下只要求绝对隐秘,具体如何做,由小人便宜行事。”陈墨答道,“此暗室与地道,除陛下、卢尚书、吕常侍及小人之外,暂不拟告知李先生他们。日常使用,仅限旋转书架与移动假墙即可。如此,即便李先生他们不慎泄露,亦不知还有最后逃生之路,可保此密道绝对安全。”
卢植深深看了陈墨一眼,这个平日看似木讷的工匠,在涉及专业和安全时,心思竟如此缜密,甚至有些…冷酷。但这正是陛下需要的人才。
“就依你所言。”卢植点头,“今日之事,出你之口,入我之耳。”
“小人明白。”
两人退出暗室,陈墨熟练地操作机关,假墙复位,书架旋回原位,一切恢复如常,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只有地上那几乎看不见的、青铜轴承留下的极细微划痕,记录着方才的秘密。
当李膺、杜密等人像往常一样步入配殿时,丝毫未察觉这排沉默的书架之后,已多了一方足以决定许多人命运的天地。他们依旧坐在案前,展开竹简,沉浸在数字与义理的世界里。
而卢植,则坐在自己的书案前,铺开一张白帛,开始起草一份关于如何利用秘阁暗室进行更机密议事的规程。他需要设定一套严格的信号、时间和人员管理制度,确保这间耗费心血的暗室,真正成为新政的坚实堡垒,而非潜在的泄密之源。
窗外,天色大亮,雪后初霁的阳光照亮了庭院。
陈墨带着学徒,收拾好工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东观。他回头望了一眼那巍峨的建筑,心中并无大功告成的轻松,反而有些沉重。他知道,自己打造的不仅是一间暗室,更是一个漩涡的中心。一旦启用,不知将吞噬多少秘密,又将被多少暗处的目光窥视。
他摸了摸怀里那枚陛下特赐的、可以随时入宫禀报的铜符,加快脚步,消失在宫道尽头。
秘阁依旧安静,只有书页翻动和偶尔的低声讨论。
但那排可以旋转的书架,如同一个沉默的卫士,已然矗立。只待那只无形的手,在需要之时,将其悄然转动,开启通往风暴眼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