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我们自家就是收菜的,也有老熟人,所以这些事情我们能解决。
再说了,我们有马车,车来车去都方便,省的你们两口子来回折腾。
你们啊只管好好休息,然后到点儿到餐馆里好好赚钱就行。”
见林老太这么说,朱二壮两口子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他们以为东家揽过这个活儿,是怕他们吃买菜的回扣呢!
既然东家自己就是干这个行当的,那确实是他们负责这事儿更合适。
也确实能给他们两口子省去不少功夫,让他们每天能够得到足够的休息。
从前,为了买到新鲜的蔬菜跟肉,他们两口子每天半夜三更就得出门。
亲自去乡下收菜,货比三家,还要天不亮就等在肉铺买最新鲜的肉。
就连送孩子上学的事情他们都顾不上。
好在他们的孩子很懂事,每天早上自己起床给自己做早餐。
甚至还给他们当父母的留好早餐,又将家里收拾妥当,才会去书院念书去。
如今省去了那些事情,钱虽然少赚了一些,但他们也能多一些时间陪伴孩子了。
更重要的是能有足够的借口避免那些麻烦了。
大哥大嫂也没理由要求来掺和他们的生意一脚了。
他们明面上就是在给餐馆做活儿。
为了避免麻烦出现,他们签了两份协议。
一份假的协议,是他们给林氏餐馆打工,夫妻俩一个人月钱五百文,一个人月钱三百文。
加起来一个月还不足一两银子。
而他们大哥朱大壮因为秀才的身份,就在这条街上最大的书肆当掌柜,一个月月钱有二两银子。
若是知道他们两口子加起来还没他月银的一半多,想必大房那两口子应该会很痛快吗?
他们不就是见不得他们二房过得比他们大房好吗?
那就如他们“所愿”!
但暗地里真正的那张协议上,他们能够获得餐馆盈利的四成。
比照从前正常营业时,他们餐馆每个月盈利约莫在十五至二十两银子左右。
那他们至少能够赚六两银子一个月。
那些银子他们会全部攒起来,将来供他们自己的孩子读书。
按照夫子与他们说的,他们家小舟是个有读书天赋的,努努力,举人老爷也是能当上的。
真等到了那一天,他们一家就能熬出头来了。
父母不就是觉得他们一家子没出息吗?
那他们偏要争一口气,狠狠打了他们所有人的脸!
吩咐完了所有事宜,老两口又强调了一番,餐馆一定要注重卫生问题,一家三口这才离开了状元街。
改明儿他们还是要来一趟的。
好歹是自家第一家铺子开张大吉,他们怎么着也得亲自来见证一番啊!
回程的路上,老两口都很高兴,宝珠看爹娘笑,就也跟着笑。
被林老太打趣了许久。
他们也没瞒着几个儿子、儿媳,回去后就将事情告诉了林继山跟林继虎。
林继海在书院里,暂时没办法告诉他了。
兄弟俩听后没什么反应,这个家已经分了,他们本也没有反对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