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神瞳之无限推演 > 第140章 暗棋落定局,云城布阵待魔临

第140章 暗棋落定局,云城布阵待魔临(2 / 2)

“陛下,六魔嗅觉极其敏锐,对危险的感知远超寻常修士。若有远超云雾城常规防御力量的、如同黑夜中火炬般显眼的存在潜伏在侧,以其灵觉,很可能望而却步,不敢前来。一旦让它们受惊逃脱,再度隐匿起来,待其实力借助屠戮更进一步,或是招来更多域外魔物,日后想要再行锁定、剿灭,恐难如登天!届时,我兽族广袤疆域,将永无宁日,处处烽火。故而,此战,必须追求一击必杀!毕其功于一役!风险虽大,却值得倾力一搏!”

楚云的分析,冷静而残酷,却直指要害。

“楚小友,陛下有令,我等四人,此行皆听你调遣,全力配合,务必毕其功于一役,将那六头孽障,彻底留在云雾城!”四位大师中,为首的一位,名为“山符”的老者,对楚云拱手道,语气平和,并无寻常高阶修士面对年轻后辈时惯有的倨傲,反而带着一丝对楚云此前战绩与胆识的由衷欣赏。

楚云不敢有丝毫托大,连忙躬身,郑重还礼,态度谦逊而诚恳:“不敢当‘调遣’二字!四位大师皆是阵法泰斗,德高望重,楚云年轻识浅,于阵法一道仅是略有涉猎,此番布阵御魔,还需倚仗四位大师鼎力相助,倾囊相授!楚云在此,先行谢过诸位大师!”

当楚云再次明确重申,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此次行动不再额外请动返虚境大圆满甚至触摸到问道边缘的老怪物随行护持时,几位见多识广的阵法大师初时都流露出些许疑虑。

山符大师抚着雪白的长须,沉吟道:“小友,你的顾虑,老夫明白。然,那六魔毕竟皆是实打实的问道境后期,凶威滔天,非比寻常。若无同等阶强者在关键时刻压阵,一旦阵法运转有失,或是被它们窥得破绽、提前察觉而遁走,甚至……反噬己身,那后果,当真是不堪设想啊。”

楚云神色不变,目光清澈而坚定,冷静地进一步分析道:“大师所虑,句句在理,皆是老成持重之言。然,正如晚辈之前所言,那六魔狡诈异常,对危险的感知已然成为一种本能。云雾城常规防御力量几何,它们定然心中有数。若有远超于此的力量潜伏,如同平静湖面下隐藏的巨鳄,以其灵觉,定然会察觉异常,望风而逃。魔物遁速极快,又善于隐匿,一旦让它们逃脱,再想寻觅,无异于大海捞针。待其实力借助吞噬我族子民更进一步,或是引来更多魔物同伙,形成魔潮,日后我兽族疆域,将永无宁日,付出的代价恐百倍千倍于此!故而,此战,必须行险,追求极限一击!风险虽巨,却是我等目前唯一,也是最好的选择!值得倾力一搏!”

他言辞恳切,分析丝丝入扣,将利害关系剖析得明明白白。

几位阵法大师相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认可,以及最终下定决心的决然。

山符大师最终重重点头,苍老的眼眸中爆射出锐利的光芒:“也罢!既然小友有如此魄力与担当,老夫等人,便舍命陪君子,陪小友赌上这一把!看看是那魔物的爪牙更利,魔焰更凶,还是我等的阵法更坚,道心更固!”

接下来的整整一个月,云雾城表面上一切如常,依旧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云雾缭绕间,商铺照常营业,民众生活依旧,仿佛一处与世无争的世外仙境,并未因新城主的到来而有任何异样。

但在这片祥和安宁的外表之下,一场紧锣密鼓、关乎生死存亡、决定着无数人命运的宏大布置,正在悄无声息、却又争分夺秒地进行着。

整座城池,如同一张正在被精心编织的巨网,等待着猎物闯入的那一刻。

楚云深知此阵关乎全局,没有丝毫藏私,将自己从万兽血窟秘境中得到的、那部分关于上古诛魔奇阵——“九天灭魔解体大阵” 的古老、残缺却至关重要的符文传承,毫无保留地取出,摊开在四位阵法大师面前,与他们共同参详、推演。

此阵玄奥无比,杀伐之气极重,专为诛灭世间至邪至恶之魔物而生,据说完整版威力全开时,足以炼化星辰,屠神灭魔!

以他一人之力,即便拥有混沌道瞳这等逆天助力,也根本无法独立布置完成。

但结合四位浸淫阵法之道数百年、经验与造诣皆已达化境的六品大师的深厚底蕴、广博见识与默契配合,便有了将这座上古杀阵部分威能重现世间、用于实战的可能!

而当楚云凭借着混沌道瞳那逆天的推演解析之力,精准地指出大阵几个关键核心节点的能量流转特性、符文勾连的细微差别与优化可能。

同时,他也提出数种基于混沌包容特性、能更好融合此地地脉之气的改良方案。

得知这些方案竟然使得阵法理论威力更增三成、而整体能量损耗与反噬风险反而有所降低时,四位原本还对楚云阵法水平有所保留、更多是看重其“诱饵”身份的大师,彻底动容了!

山符大师抚须长叹,看着楚云的目光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惊叹与激赏,仿佛在看待一块未经雕琢便已光芒四射的绝世璞玉:“楚小友对阵法的理解,尤其是对上古符文本质的洞察、推演与应用能力,已然远超寻常五品阵法师!许多思路之奇崛、角度之刁钻,甚至对我等沉浸此道数百年的老家伙,亦有不小的启发!假以时日,让你潜心钻研,踏入六品之境,乃至窥探那传说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七品之境,亦非不可能!以你之年纪,有此造诣与悟性,莫说在人族,便是在我兽族漫长浩瀚的历史长卷中,也堪称凤毛麟角,前途……不可限量啊!”

得到大师们发自内心的高度认可与信任,接下来的布阵工作变得更加顺畅、高效,彼此间的配合也愈发默契。

楚云凭借混沌道瞳与对《混沌道经》的深刻理解,负责最核心的阵眼符文刻画、整体架构的能量流向把控以及关键节点的风险预警。

四位大师则带领着他们麾下精心培养的精英弟子,分工协作,将无数从皇室宝库中紧急调拨来的珍稀阵法材料,以独门秘法熔炼、提纯,再铭刻上万千繁复而古老的符文,最后按照玄奥莫测的方位与深度,小心翼翼地埋入云雾城的地脉灵枢深处、厚重城墙的基石之内、乃至一些常人无法感知的虚空节点之中。

在这紧张而忙碌、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的布阵期间,楚云与赤如月的接触也自然而然地多了起来。

赤如月并非那种养在深宫、只知赏花扑蝶、不谙世事的娇弱公主。

她天性聪慧灵秀,自幼跟随着地位超然的大祭司学习,耳濡目染之下,对符文阵法之道亦有颇深的涉猎与独到理解,时常能在楚云与大师们讨论到某些艰深晦涩的环节时,提出一些角度独特而精妙的见解,或是引用某段生僻的古籍记载,让人眼前一亮,茅塞顿开。

她更难得的是心思细腻如发,观察入微。

见楚云与几位大师为了布置这惊天杀阵,常常废寝忘食,殚精竭虑,精神与灵力消耗巨大,便会不动声色地亲自下到小厨房,或是用自己带来的那些蕴含着温和生机的珍稀灵植,精心准备一些清淡可口、又能快速补充元气、温和滋养神魂的茶点与羹汤,默默送到他们忙碌的工坊或书房外。

她总是安静地坐在不惹人注意的角落,或是小心翼翼地、用特定的手法研磨那些需要精细处理的符文材料。

或是耐心地翻阅那些厚重的、散发着古老尘埃气息的阵法典籍与札记,为楚云查找可能用到的辅助资料或前人经验;

或是静静地整理着散乱的图纸与演算稿。

她从不会在关键时刻喧哗,也从不轻易打扰楚云那高度集中的思路。

只是偶尔,当她抬起头,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楚云那因为极度专注而显得格外沉静、侧脸线条绷紧、时而蹙眉深思的容颜上时,那双清澈如秋水的眼眸中,便会悄然流露出连她自己都未曾清晰察觉、也无法完全掩饰的倾慕、心疼与如水般的温柔。

月色如水的宁静夜晚,当楚云终于得以片刻喘息,她会安静地坐在庭院中那架古朴的石琴旁,纤纤玉指拨动冰凉的琴弦,奏响空灵而悠远、仿佛能沟通天地自然的曲调。

那琴音袅袅,仿佛具有奇异的力量,能悄然洗涤去人们心头的尘埃,涤荡连日积累的疲惫与焦虑。

晨曦微露,山间云雾尚未完全散开之时,她会用洁白的玉瓶,细心采集荷叶之上凝结的晶莹朝露,用以沏上一壶清香四溢的灵茶,然后与刚刚结束一夜推演或调息的楚云,在晨光熹微的院中石桌旁对坐共品。

两人轻声交谈着,内容或许是修行上遇到的某些新奇见闻,或许是兽族各地迥异的风物传说,又或许是某些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上古轶事与秘闻。

楚云并非铁石心肠,更非断绝七情六欲之人。

赤如月的美丽、温柔、善良与聪慧,以及那份发自内心的关怀,如同春日里最和煦温暖的微风,如同深山中最清澈甘冽的溪流,无声无息,却又无孔不入地,一点点浸润着他那因为连番征战、背负沉重使命而略显冷硬与封闭的心田。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那颗向来坚毅、专注于大道的向道之心,确实因她的存在,而泛起了阵阵难以平息的涟漪。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对她已然动心。这份情愫,在生死未卜的危局与日夜相伴的默契中,悄然滋长。

若非他心志坚定如铁,胸怀更为广阔无垠的天地与未了的血海深仇,肩上还承载着宗门的期望与人族的未来,只怕早已情难自禁,沉醉在这片温柔而纯净的月光之下,难以自拔。

然而,现实的残酷与肩上的重任,让他只能将这份悄然萌动的情愫,深深地压在心底,化作前行路上的一份温暖慰藉,而非沉溺其中的温柔乡。

前方的风暴,已然可闻雷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