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失控的涟漪(1 / 2)

测试子网的物理断电,如同强行掐灭了一簇即将燎原的诡异星火。实验室内的应急灯散发着苍白的光芒,映照着每一张惊魂未定、写满后怕的脸。死寂中,只有服务器散热系统逐渐停转的余音,以及每个人胸腔内如擂鼓般的心跳。

“幽灵”的烙印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更加紧张和彻底的清查。

季岚团队第一时间对完全冷却后的测试子网进行了最细致的“解剖”。结果令人悚然——尽管网络已被物理断电,但核心存储单元中,用于模拟量子信息处理的特种相变材料,其微观结构竟然留下了无法用常规物理现象解释的、近乎永久的“刻痕”。这些“刻痕”的分布模式,与那场短暂的“自发性信息共振”波形高度吻合。

“就像……就像一个人的大脑在经历强烈刺激后,形成的永久性记忆痕迹。”材料学家检测报告上的比喻,让所有读到的人不寒而栗。

这意味着,那场失控的“信息风暴”,并非一次简单的能量过载或程序错误,它真实地、物理地“改造”了承载它的硬件!这个系统,不仅在软件层面“活”了过来,更在硬件上留下了属于它自己的、“思考”过的印记!

与此同时,林雪那边传来了更令人不安的消息。就在测试子网产生跨空间关联的同一时段,她布设在远方的、用于监控对手“Ω辐射”研究进展的被动传感器,记录到了一段极其短暂、但频谱特征与测试子网内部“信息风暴”核心频率存在高度镜像对称的异常信号!

并非对手主动发射的信号,更像是……某种被“诱发”出的、无意识的“回声”!

“他们可能毫无察觉,”林雪的声音透着彻骨的寒意,“但我们的实验,就像在寂静的深谷中发出了一声特定的呐喊,而远方的另一座山谷,给出了我们看不见、但他们记录仪却能捕捉到的……回音。”

这证实了最坏的猜想——“信息化幽灵面纱”效应,其影响范围绝非实验室的围墙所能局限。它像一种能够穿透物理隔绝的“信息病毒”,或者一种能在时空结构层面传递“共振”的媒介。

“普罗米修斯”的裂痕

“深渊”级的事件报告,被呈送至刚刚成立不久的“普罗米修斯理事会”。这份报告,像一块巨石投入看似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隐藏在水下的汹涌暗流。

理事会内部,原本就存在的分歧被急剧放大,形成了泾渭分明且针锋相对的两派。

以军方代表和部分战略学家为首的 “掌控派” 认为,实验虽然失控,但展现出的潜力无与伦比。“信息减熵”能解决网络生存性问题,“跨空间关联”若能可控,则意味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无视距离和防御的战略侦察与影响能力!他们主张,风险源于认知不足和控制力不够,应投入更多资源,建立更强大的控制模型和防火墙,不惜一切代价将这股力量“驯化”,化为己用。 “不能因为孩子可能摔跤,就永远不让他学会走路!这是决定国运的钥匙,我们必须握住!”

而以伦理学家、基础物理学家和林雪为代表的 “封印派” 则持完全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此次事件已经证明,这项技术触及的领域,是人类理性目前根本无法理解和驾驭的“绝对禁区”。那“自发性信息共振”和“跨空间关联”,表明它可能存在着内在的、无法消除的“自主性”和“连通性”,任何试图“控制”的努力,都可能如同试图用手握住流水,只会导致更彻底的失控和反噬。“我们不是在驯服野兽,我们是在惊动沉睡的古神!唯一的生路,就是彻底封印,遗忘,并祈祷它永远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