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应链深耕: 加大对国内供应商的扶持和技术输出力度,派工程师驻厂指导,帮助其提升质量和一致性,逐步降低对昂贵进口元器件的依赖。
· 目标成本管理: 为每一个核心部件和总成设定目标成本,设计阶段就考虑成本因素,实行“成本倒逼”机制。
第三战线,也是最富前瞻性的——下一代技术预研。
在研发中心最核心的保密区域,陈北玄亲自领导着一个精干的小组,启动了名为 “苍穹” 的下一代陆战装备概念研究。
· 智能增强: 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目标自动识别、威胁等级判定、战术辅助决策,以及多车之间的智能协同战术。
· 无人化平台: 启动轻型无人侦察车和重型无人僚车(基于“麒麟”平台简化版)的概念研究,探索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模式。
· 新概念武器集成: 与相关单位合作,跟踪研究激光武器、电磁炮等新概念技术在车辆平台上的应用前景和关键技术瓶颈。
· 能源与动力革新: 开始调研高能量密度电池、燃料电池等技术,为未来全电驱动平台的续航和能量管理寻找更优解决方案。
“技术储备必须领先装备列装十年!”这是陈北玄对预研团队的要求。
三条战线,齐头并进,构成了719厂后定型时代波澜壮阔的新征程。研发中心里,灯火通明是常态,讨论声、键盘声、实验室设备的运行声交织成一曲奋进的交响乐。车间里,新的生产线在调试优化,工人们在适应新的工艺和节奏。
陈北玄的身影更加忙碌,他时而出现在IFV项目组,讨论载员舱的布局优化;时而来到生产现场,查看某个成本削减措施的落实情况;时而又钻进“苍穹”小组的会议室,与年轻人一起进行天马行空的概念碰撞。
压力巨大,挑战层出不穷。但整个719厂,仿佛一台被“麒麟”成功注入了灵魂的强大引擎,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创造力。他们不再仅仅是为了挽救一个工厂,而是在参与塑造共和国陆军的未来。
站在研发中心的顶层,望着下方井然有序又充满生机的厂区,陈北玄知道,他们已经踏上了一条没有终点的跑道。这条路上,没有最终的胜利,只有不断的超越。而他和他的战友们,将作为这条征程上的先锋,为了那句“打造世界一流陆军装备”的誓言,为了身后这片土地的安宁,永不停歇,一路向前。新的征程,已然启航,前方是星辰大海,是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