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寒区试验场的危机(1 / 2)

用户调研队的宝贵意见被迅速消化吸收,融入“麒麟”的持续改进中。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真正检验“麒麟”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尤其是验证针对用户反馈所做的改进是否有效,一场更为严酷的考验被提上日程——前往祖国北疆的某大型寒区试验场,进行冬季适应性试验。

这一次,不再是小型先遣队,而是一支规模完整的试验队伍。除了陈北玄带领的技术保障团队,还包括了以雷副旅长部队抽调的精干装甲兵组成的用户测评队。他们将亲自驾驶和操作“麒麟”,在最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模拟实战条件下的各项任务。

试验场位于北纬50度以上的高纬度地区,时值深冬,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白毛风刮在脸上如同刀割,夜间气温轻易跌破零下四十摄氏度。这是一片对机械和人类都极不友好的白色荒漠。

“麒麟”样机披上了雪地迷彩,静静地停在茫茫雪原上,如同蛰伏的白色巨兽。它的第一次寒区启动,就给了所有人一个下马威。

“报告!主电池电压过低,启动机无法带动电机!”负责启动的士官大声报告,呼出的白气瞬间凝结成霜。

极寒导致电池活性急剧下降,内阻增大,无法提供足够的启动电流。

“启用辅助动力单元(ApU)预热系统!连接外部电源启动!”陈北玄冷静下令。预先加装的燃油加热器和外部电源接入系统发挥了作用,经过近半小时的预热,“麒麟”的电机终于发出了那熟悉的、但在严寒中显得有些沉闷的嗡鸣。

启动成功,仅仅是闯过了第一关。接下来的行驶测试更是步步惊心。

低温导致橡胶件硬化,履带销套间隙变小,履带运行发出刺耳的摩擦声,甚至有一次发生了履带板连接销因脆化而断裂的险情。幸亏保障车辆携带了备件和加热工具,在野外进行了紧急更换。

“记录:所有橡胶密封件、履带销套等,必须采用耐极寒配方!”陈北玄在寒风中,用几乎冻僵的手在平板电脑上记录着。

液气悬挂在低温下动作变得迟缓,油液黏度增加,影响了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姿态调整速度。

“调整悬挂系统低温工况控制参数,考虑更换低温液压油。”技术团队迅速分析数据,寻找解决方案。

最严峻的挑战出现在一次长途机动演练中。用户测评队驾驶“麒麟”,在深及膝盖的积雪中艰难跋涉了数十公里,模拟纵深突击。突然,车辆猛地一顿,动力输出急剧下降,操控屏幕上闪现多个报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