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未来的道路(1 / 2)

秦将军的单独谈话,如同一场心灵的风暴,扫清了萦绕在项目上空最后的疑云,也带来了更为明确的信号和支持。评估组的正式报告虽然尚未下达,但来自高层的肯定和后续资源的倾斜已经开始显现。719厂,这个曾经濒临倒闭的三线工厂,一跃成为了共和国陆军装备创新的前沿阵地和重点保障单位。

然而,陈北玄的头脑异常清醒。他知道,“麒麟”全尺寸样机的成功,仅仅是一个辉煌的起点,而非终点。将一款颠覆性的原型车,转化为能够批量列装、形成可靠战斗力的成熟装备,其间还有漫长而艰辛的道路要走。

在研发中心的顶层会议室,陈北玄召集了所有核心骨干,召开了一场决定“麒麟”未来走向的战略研讨会。会议室的白板上,不再是复杂的技术公式,而是被分成了几个清晰的板块。

“同志们,”陈北玄的开场白直接切入核心,“‘麒麟’已经证明了它的潜力。但现在,我们需要回答几个关键问题:第一,它的最终定位是什么?第二,我们如何将它从‘样机’变为‘装备’?第三,它的未来在哪里?”

他首先指向 “装备谱系规划” 板块。

“‘麒麟’的通用重型底盘,是一个平台,而不应仅仅是一款坦克。”陈北玄用马克笔在白板上画出了一个树状图,“基于这个成熟的底盘,我们可以,也必须发展出一个完整的车族!”

他在主干上写下“通用重型履带式底盘”,然后延伸出数个分支:

· 主战坦克型: 这是核心,未来将换装更大口径的主炮(如120或125滑膛炮),集成更先进的观瞄和主动防御系统。

· 重型步兵战车: 拥有强大的防护力和机动性,为步兵提供可靠的伴随支援。

· 自行火炮\/多管火箭发射车: 利用其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作为炮兵火力平台。

· 装甲抢修\/抢救车: 强大的动力和底盘可靠性,使其成为理想的战场救援车辆。

· 野战防空系统载车: 为未来的弹炮结合防空系统提供高机动底盘。

· 指挥\/侦察车型: 利用其静音性能和信息系统优势,执行特种任务。

“一个平台,一个车族,这将极大简化后勤保障,提升部队的体系作战能力!”陈北玄的目光扫过众人,“这是我们下一步要着力推动的方向。”

接着,他指向 “工程化与批量生产” 板块。这是目前最现实,也最棘手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