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静对动射击的野望(2 / 2)

“静对动?”周卫国对这个术语有些陌生。

“是的。”陈北玄解释道,“就是坦克本身静止,但瞄准并射击一个运动中的目标。这是现代坦克火控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沙漠之狐’区别于老式59式的核心所在。”

他指着炮塔外面车间空地上,工人们用木板和轮子搭建的一个简陋的、可以沿着轨道移动的靶车模型。“我们将模拟攻击那个移动的靶车。火控系统需要根据激光测距仪(暂时用民用激光笔模拟)测得的距离、陀螺仪测量的坦克自身姿态、以及手动输入的目标运动方向和速度,实时解算出火炮的提前量,并自动驱动火炮指向正确的位置。”

听到这个描述,周卫国等人的呼吸都微微急促起来。他们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如果成功,就意味着719厂真的造出了一辆具备现代火控能力的坦克!这将是质的飞跃!

“有把握吗?”周卫国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理论没问题,但需要实践检验。”陈北玄没有把话说满,“现在最大的难点在于运动目标的跟踪和预测算法。我们的处理器算力有限,必须用尽可能简洁的模型。而且,坦克自身的微小振动(即使经过减震)也会干扰传感器的数据,需要在算法里进行补偿。”

这又是一道巨大的鸿沟。

接下来的两天,车间里反复回荡着陈北玄的指令和火炮伺服电机转动时发出的细微嗡鸣声。

“目标从左向右移动,低速!”

炮塔缓缓转动,瞄准镜十字线试图跟上靶车。

“滞后太明显!调整速度前馈参数!”

“目标加速!”

十字线一下子被甩开。

“加速度补偿加上!增益先设小一点!”

“炮塔自身有点晃动,数据有毛刺!”

“启动振动补偿算法!用IU(惯性测量单元)数据融合!”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调整。数据记录纸堆了厚厚一沓。陈北玄仿佛不知疲倦,他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那由代码、数据和机械构成的微观世界里,寻找着那最精妙的平衡点。

终于,在第三天下午,当靶车再次以恒定速度横向移动时,炮塔的转动变得异常平滑而稳定,瞄准镜的十字线如同被磁铁吸引一般,牢牢地套在靶车的中心位置上,几乎没有明显的滞后和抖动!

“保持住!”陈北玄在对讲机里喊道,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激动。他迅速在火控计算机上按下了“模拟射击”按钮。

屏幕上,根据当前所有传感器数据和火控解算结果,显示出一个虚拟的弹着点,正好落在靶车移动路径的前方,完美的提前量!

“成功了!”小张在外面通过观察窗看到这一幕,忍不住跳起来欢呼!

周卫国、王师傅等人虽然看不懂那些复杂的数据,但看到炮塔如此稳定地跟踪移动目标,看到陈北玄脸上那终于放松下来的笑容,他们知道,他们做到了!719厂,真的创造了一个奇迹!

陈北玄从炮塔里钻出来,阳光有些刺眼。他看着欢呼的人们,看着那辆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沙漠之狐”,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静对动射击的野望,终于照进了现实。这头钢铁狐狼,不仅拥有了强健的体魄,更被赋予了锐利的眼睛和一颗聪明的大脑。距离45天大限还有最后十天,最终的胜利,似乎已经遥遥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