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口无遮拦,酿大祸(1 / 2)

先不说那九百五十人是何官职,仅仅张亮口中的五十千户就是一支五万大军,与张亮交好的武将无不为其抹了一把冷汗。

台上李世民脸色已经黑如锅底,张亮还在台下吹嘘着自己此次高句丽之战收到的义子。

文官之中,已经有官员想好谏文,准备弹劾张亮。

“此事明日再议,退潮。”李世民直接起身离开了太极殿,并没有给百官弹劾的机会。

所有人都知道,李世民此举是给张亮改错的机会,毕竟张亮也是老臣了,李世民还是信得过他的。

一众武将约着张亮前去喝酒,见今日没能辞官,杨晨也不着急,大不了明日再请辞就是,也不差这一日。

“驸马稍待片刻,陛下邀您至御书房觐见!”

杨晨先是一怔,不过此事正合自己心意,笑道:“王公公,先前带路就是。”

抵达御书房之时,正看到李世民教导李治批阅奏折,看上去相当有耐心。

“陛下,驸马到了。”

李世民抬眸看了一眼杨晨,笑道:“驸马可是对朕斩杀刘洎心有怨恨?”

杨晨笑道:“不会,陛下是君,刘洎是臣,既然处死他定然做了什么让陛下不悦的事情。”

李世民冷哼道:“既然不记恨为何今日在朝堂上提及张亮广收义子之事?张亮出身寒门,自幼孤独,收一些义子不无不可。”

杨晨浅浅一笑,恭敬道:“陛下,可是张亮将军的义子实在是多了些不是吗?收一人,大家可怜他;收十人,大家会夸他有魅力;可百人、千人与举兵造反又有何异?

张亮若是寻常百姓并无不可,可他是我大唐的将军,一千义子?说直白点不就是贪图权贵的小人不是吗?他张亮褪去这身皮,谁认他?”

李世民笑着看向李治,笑道:“太子觉得应该如何处置张亮将军?”

李治思索一番后道:“父皇,儿臣觉得应该留张亮将军一命,张亮将军刚刚立功,此时追责实属有些没有人情味。”

“驸马,你觉得呢?”

“臣觉得应该直接处死,张亮已经触及了底线,若是不杀之后快,日后武将都可借着收义子的名义屯兵,威胁极大。”

杨晨虽未说明,李世民却听的很是明白杨晨的意思。

威胁什么?自然是他身下的位置,张亮可以收义子,那有心之人自然也可以。若是置之不理,武将便会互相勾结、抱团取暖,文官亦会如此拉帮结派。

身为帝王,绝对不可能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张亮是必死的。

李世民死死盯着杨晨,笑道:“你看的倒是通透,那你可明白朕今日为何不让文官弹劾张亮,极速散朝?”

“给他一个机会,恩威并施,若是张亮知错能改,或许能留一条性命,若是执迷不悟,怕是明日便是他的祭日。”

李世民点了点头,冷笑道:“驸马倒是完全摸透了朕的心思,那在高句丽为何不出力?”

“陛下,何出此言?我那一千六百私军冲杀高句丽十五万军队可曾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