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看着皇城内血淋淋的场面,所有前来上朝的大臣都倒抽冷气。
等候入宫之时,他们就发现等候的朝臣少了小半,且少的大多都是李世民的心腹。
此刻入宫,皇城内的场面让他们一阵胆寒,都觉得宫内怕是发生了大事。
“入殿!”
王德的声音响起,百官硬着头皮,心情沉重的一步步踏上不知道已经上了多少次的台阶。
他们怕,怕刚刚生出繁华之象的大唐造次遭遇灾难。怕进入太极殿,龙椅上坐着的不是李世民。
当殿门打开,高台上那熟悉的伟岸身影让所有人松了口气。
再看台下,三人静静的跪在大殿丝毫没有动静,也不知是何人。
能站在最前侧的,昨晚便已入宫,自然是没人能看到那三人的脸庞。不过众人已经有了猜测,毕竟李承乾那空荡荡的位置,已经说明了一切。
百官齐聚,李世民开口道:“诸位,汉王伙同太子谋反,如何处置,诸位说一说吧。”
此事绝对没有隐瞒可能,李世民只能开朝商议,争取以最小的代价压下此事。
谋反,自古以来都是诛九族的大罪,群臣意见前所未有的统一,侯君集抄家灭族、太子、汉王斩首示众。
李世民叹了口气,诸臣怕是不会放过李承乾,李承乾几乎没有活下去的可能。李世民眸子紧闭,就准备宣布李承乾的下场。
“陛下,虎毒尚不食子,臣不建议诛杀太子。”
李承乾看着为自己求情的是杨晨,也很是惊讶,杨晨完全没有道理为自己求情,这可是站在所有朝臣的对立面啊,他图什么?
李世民虽对杨晨此举很是满意,不过还是冷着脸道:“驸马,此事诸臣已经商议出了结果,就不要为这逆子求情了。”
杨晨掏出藏了数年的圣旨道:“陛下,太上皇圣旨在此,换得太子一命。”
“驸马,太子可是谋反大罪,一奉圣旨怕是换不得太子的性命。”
杨晨眼睛直直的望着开口的那员武将道:“那这道圣旨就是太上皇留给太子的呢?”
“怎么可能?不可能!”
“王德,去,将那封圣旨拿上来。”
李世民看着圣旨上的内容,眼眶湿润,一时不知如何言语。
长孙无忌疑惑道:“陛下,不知太上皇留下的是何遗旨。”
王德接过李世民手中的圣旨,当众宣读。
大致意思就是太上皇一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要求李世民饶其性命,流放三千里。
多数大臣都以为这是李世民为了保下李承乾所用的计策,可李世民已经想起了那日颤颤巍巍的太上皇,为这封圣旨加印的场景。离开之时,那一句‘二郎,父皇走了。’
亲自带自己站在城门楼上,指着李承乾说对太子很不满意,原来父皇一早就看出了自己教导子嗣会失败吗?
李世民深吸口气,叹道:“太子李承乾,即日起贬为庶民,流放黔州。”
李世民已经敲定,他们自然没有理由再议,接下来便是汉王李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