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赶紧过来:“要不要先送回家?或者叫儿科顾问来看看?”
“不用。”她说,“给他咬咬冷却过的硅胶牙环就行。”
她一边轻拍安抚,一边打开电脑。一封紧急邮件刚到,客户要求两小时内回复产品策略微调方案。助理主动说:“我先拟个初稿?”
“不用。”她打断,“这种级别的决策不能代笔。”
她抱着孩子走到窗边坐下,把他靠在肩上,一只手轻轻拍背,另一只手在平板上快速敲字。思维异常清晰——这是她每天凌晨三点到四点“时间折叠”时段里反复预演过的场景:突发干扰+高压决策。
八分钟,回复完成。她检查一遍,发送。
旁边的同事盯着屏幕看完全过程,低声说了句:“这也太稳了……”
下午三点四十六分,孩子终于睡熟。她把他放回摇床,盖上薄毯,顺手摸了下额头。体温正常。
她刚坐下准备整理今日进度,手机震动。是顾砚辞。
“刚才物业打电话,说宝宝体温有点高?”
“37.8。”她说,“出牙期反应,物理降温过了,现在稳定。”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你处理就好。”他说,“我在楼下。”
五分钟后,他出现在办公室门口。没穿西装,换了件深色卫衣,手里拎着保温袋。
他走过来蹲下,和她视线齐平。递上一瓶温水,还有一片退热贴。
“备用的。”他说。
她接过,放在桌上。孩子在后面轻轻哼了一声,翻了个身。
他没去看孩子,而是看着她:“你比谁都懂他。”
她抬眼看他。这句话没夸张,没煽情,就这么平平地说出来,却比任何肯定都重。
她点点头,把退热贴收进尿布包夹层。
夕阳西下,天空泛着浅橘色。她收拾背包,把明日工作清单放进文件袋。孩子睡得沉,小脸贴着软毯,呼吸均匀。
她推着婴儿车走出办公楼,顾砚辞已在路边等。他拉开后车门,帮她安置好安全座椅,再打开副驾门。
她坐进去,关上门。车内安静了一瞬。
他系上安全带,发动车子。后视镜里,孩子的脸在阴影中若隐若现。
车缓缓驶离公司大门,拐上主路。路灯刚亮,一盏接一盏映在车窗上,像流动的星点。
她靠在椅背上,闭了会儿眼。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外套内袋里的那张纸。
前方红灯亮起,车子停下。
她睁开眼,看见玻璃倒影中的自己——发丝微乱,眼下有些许疲惫,但眼神清亮。
绿灯亮起,车轮开始转动。
她的手从衣袋抽出,握紧了放在腿上的文件袋。
车驶入晚高峰的车流,汇入城市渐暗的灯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