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点头,“我知道它是新的路子。”
“不止。”他打断她,“它是个生态雏形。一旦跑通,可以复制到其他城市的老街区,甚至乡镇。”
她呼吸一滞。
他还记得她当初创业的初衷——不是为了融资估值,是要做真正能帮普通人降低生活成本的事。
“你要做,我就支持。”他说,“资源、渠道、测试场地,你说要什么。”
她却摇头,“现在还不用。”
“为什么?”
“方案还不够硬。”她拿起笔,在“防作弊机制”那条那样走不远。”
他看着她,眼神从锐利慢慢变得柔和。
“你不信我?”他问。
“我信。”她说,“但我更想让它是因为对,而不是因为有靠山才成立。”
屋外天色渐亮,东边云层裂开一道缝隙,透出淡金。海风穿过阳台纱帘,吹得纸角扑簌翻动。
顾砚辞没再说启动计划的事。他转身进了厨房,打开咖啡机,水箱加水时发出咕咚声。她跟过去,靠在门框上看他操作。
“奶少放。”她说。
“记得。”他头也不抬。
两人端着杯子回到阳台,坐在昨晚那两张藤椅上。纸铺在小木桌上,被风吹得微微翘边。她拿起笔,开始补充商户激励细则,他一边喝咖啡一边提问题。
“如果一家理发店愿意接受积分付款,平台怎么保证他们不亏?”
“前两个月补贴差额,同时给他们导流精准客户。”她答,“等用户养成习惯,就可以撤补。”
“万一有人刷单呢?”
“设置行为阈值,比如同一个人每周兑换家政服务不能超过两次,且需邻里验证。”
他点点头,忽然说:“我可以帮你找两个技术顾问,不公开身份,只私下看方案。”
她想了想,“等我再改一版,下周再谈。”
太阳升起来了,照在海面上反射出碎银般的光。远处有渔船出港,马达声隐隐传来。
她低头继续写,手指有些抖,不是累,是兴奋压不住。这一次,她不再是躲在深夜独自发力的人。她的想法被听见了,而且被认真对待。
顾砚辞放下杯子,伸手把被风吹走的一张草图按住。
“你之前一个人扛了太多。”他说。
她笔尖顿了一下。
“但现在不用了。”他看着她,“你想往前冲,我就在后面给你清路。”
她抬起头,迎着他目光,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咖啡杯边沿留下半个唇印,阳光正斜斜照在桌角的流程图上,“用户-商户双向激励”几个字清晰可见。她伸手去翻下一页笔记,纸张翻动的瞬间,海风猛地卷起整叠纸张,一张飞出去挂在阳台栏杆上。
顾砚辞起身去捡。
她正要把笔塞进耳后,却发现笔帽不见了。低头一看,滚到了椅子腿边。弯腰去拾时,听见他说:
“这个方向不能再拖了,你准备什么时候——”
话没说完,楼下传来房东的声音:“顾先生!早上刚捞的虾,要不要来一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