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撞邪后祖师爷跪了 > 第168章 逻辑黑洞,存否之问

第168章 逻辑黑洞,存否之问(1 / 2)

“默示录”在幽影潜航模式下,沿着万星宝鉴揭示的古老星轨,悄无声息地穿梭于宇宙的褶皱之间。第一个节点的经历让舰内的气氛凝重了许多,却也带着一丝初战告捷的锐气。林生利用航行间隙,全力消化着在第一个节点内部博弈的收获,那散布开的混沌基元如同延伸出去的神经末梢,让他对观测者网络的“触感”变得更加清晰。

第二个目标节点,根据星轨显示,位于一片被称为“逻辑静默区”的异常星域。这里没有扭曲的星辰,没有弥漫的灰雾,甚至没有任何明显的能量波动。只有一片绝对的、连星光似乎都被吞噬的黑暗,以及一种令人心智冻结的……寂静。

“检测到区域性法则真空……不,是法则被某种力量强行‘压制’了。” 弥亚的奥术模型发出了前所未有的警告,“所有常规物理交互、能量传递、乃至信息概念在此区域都趋于停滞。逻辑本身在这里变得……脆弱。”

星辉舰影的扫描光束投入那片黑暗,如同石沉大海,连一丝反馈都没有。“无法解析目标区域内部结构。危险等级:未知。建议放弃该目标。”

连绝对秩序的造物都感到了本能的忌惮。

“放弃?” 磐哼了一声,虽然也感觉那片黑暗让他极不舒服,但还是强撑着道,“来都来了,总不能看一眼就跑吧?”

林生凝视着那片吞噬一切的黑暗,混沌之眸中,清光、暗紫与星辰光辉缓缓流转。他感受到的,并非简单的虚无或死寂。在那片黑暗的核心,有一种更加诡异的东西——一个不断自我吞噬、自我否定的“逻辑黑洞”。它并非实体,而是一个蔓延的、概念层面的“奇点”,任何试图用“存在”的逻辑去理解、去触碰它的行为,都会导致逻辑链条的崩坏和自我悖论。

这比第一个节点的秩序壁垒更加棘手。秩序尚可理解,可寻找矛盾切入,但这种绝对的自我否定,近乎于“道”的层面上的虚无主义显化。

“这不是用来防御或抽取能量的节点,” 林生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明悟,“这是一个……‘思考器’,或者说,是一个用于‘验证虚无’的实验场。观测者在这里,测试着‘存在’的边界,以及‘归一’最终指向的……那种终极的‘无’。”

他回想起在初始之地,观测者提及的三条根源之蛇——“存在”、“虚无”、“腐化”。归墟主锚点依托于“存在”侧(归墟意志)却被用于加速“虚无”(归一),第一个节点偏向于“存在”秩序的极致,而这里,则更接近于“虚无”的显化。

“我们无法用常规方法进去,” 弥亚分析道,“任何有序的思维和能量结构,在接触它的瞬间,都会因逻辑悖论而自我瓦解。”

林生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芒:“或许……我们不需要‘进去’。”

他抬起源初之臂,这一次,他没有释放混沌灵丝,也没有调动磅礴的力量,而是将心神完全沉入那枚融合了归墟寂灭本源的力量种子。他回忆起初入归墟时,感受到的那种万物终将归于沉寂的意韵,那种包容一切终结的“空”。

同时,他引动了来自万星宝鉴传承中,关于宇宙诞生之前、那片原始混沌未开的“太初之无”的古老记忆碎片。

他要做的,不是对抗这片逻辑黑洞的“虚无”,而是……模仿它,共鸣它!

源初之臂上的光芒彻底内敛,其存在感变得极其稀薄,仿佛要融入背景的虚空。林生调整着自身的“频率”,不再以一个“存在者”的姿态去面对,而是尝试将自己也化为一种接近“虚无”的状态——不是消亡,而是一种包容了“无”的、更加深沉的混沌。

他向前,轻轻探出手臂,指尖触及那片吞噬一切的黑暗边界。

没有爆炸,没有冲击。

那黑暗,如同水波般,微微荡漾了一下。它“感受”到了某种与自身本质相近,却又截然不同的东西。混沌,并非“无”,而是“有”与“无”的共同体,是孕育“存在”也包容“终结”的母体。

林生的意识,没有像进入第一个节点那样深入,而是如同墨滴入水,以一种“弥漫”的方式,悄然融入了这片逻辑黑洞的“氛围”之中。

他“听”到了。

那不是声音,而是无数逻辑链在走向终点时崩断的哀鸣,是无数“存在”可能性被彻底否定后的绝对寂静,是一种宏大而悲观的宇宙背景音——“一切终归虚无,存在毫无意义。”

这股意念无比强大,足以让任何坚定的道心产生动摇,陷入永恒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