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 > 第383章 秦直道为什么到现在还不长草?

第383章 秦直道为什么到现在还不长草?(2 / 2)

“其他的也很有冲劲啊!”

三人:开玩笑,打自家的都毫不犹豫了,打外面不更得加把劲了。

“又被我那帅气的老祖宗给惊艳到了。”

天幕之下,不少人在猜测,这位“老祖宗”是谁了。

众说纷纭,

“我看还得是祖龙!”

一道声音响起,

“原来最早的“高速公路”,居然是老祖宗秦始皇修建的。”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北方的匈/奴人成为了秦朝最大的威胁。”

“为了防范匈/奴人,方便为边境输送粮食和兵力,也为了加强与地方的联系,秦始皇下令修建了秦直道。”

“秦直道全长有700多公里,由扶苏和蒙恬主持修建。”

“它为抵御异/族入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令人惊讶的是,这条存在了2000年的道路并没有使用混凝土,却仍然在岁月长河的侵蚀中屹立不倒。”

“而至今遗留的秦直道,还能看到公路平整干净。”

“虽然已经过去两千年,但杂草未生。”

大秦,

始皇帝看着上面展示的图片,神色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错,是朕的秦直道!”

底下的扶苏,那叫一个服帖。

在天幕之前,还会和老父亲杠一杠对错。

现在,无数的证明就放在眼前,他所纠结所对抗的那些事,

全?是父亲对。

扶苏闭上双眼,只能暗暗调整情绪。

始皇帝看着不生寸草的路面,满意极了。

就连底下的工匠们也都松了口气,

“呼……还好还好。”

还好没出问题,不然上面怪罪下来,他们的罪过可就大了。

“秦始皇修建的土路为什么质量这么好?”

“2000多年了,至今没有长草?”

观众们也好奇,为什么这路的质量会这么好?

“啊?整整两千年过去了,还能这样完好?”

“可能是因为时时修缮?”

“废话,那些工程有哪个不是后面也在修缮的,怎么就没有这样完好了。”

分明是建筑之时的技艺差别。

“究竟用了什么工艺?”

“原来在当时修建道路时,为了保证道路不被野草侵占,”

“工匠们将土通过高温fen/烧的方法,将生土翻炒加熟,变为熟土。”

“彻底把土壤中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成分去除,土内的微生物也被去除。”

“植物想要生长很困难, 而且筑路施工工艺已经比较成熟。”

“而且秦直道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原先土层,第二层铺熟土,第三层再覆盖加了白石灰等盐碱成分的熟土。”

“土壤中掺杂了白灰等不利于植被生长的盐碱材料。”

“熟土已经不利于植被生长,盐碱成分更加杜绝了植被的产生。”

“原来是这样!”

各个时期的工匠们为学习到了新的知识而高兴极了。

若说天底下,谁最好奇这个质量的问题,也就是他们了。

这些基本都属于是各家手艺的不传之秘,都只传承自家的。

毕竟没人会把家传的分享出来,给大家共用。

“学到了,不知秦国修筑秦直道的匠人们会不会介意?”

“不管如何,咱们学习到了人家的知识,可要好生表达感谢。”

“其次,使用了夯土的技术,就像现在的压路机一样,夯实地面。”

“秦直道采用集中的物体压实,并浇灌成泥块。”

“再层层夯实,让整个路面十分坚固。”

“这两个方法结合起来,让植物无法扎根地面,而且就算扎根了也无法存活。”

大秦,原本心里还有些别扭的匠人们,在看到无数的感谢之后,

“哎呦,这这这,真不知还说什么才好。”

“不知说什么,那就别说了。”

还能说什么,怎么把我们的技术宣扬出去了,

一般情况下,这相当于砸人饭碗无异了。

“算了算了。”

望着屏幕上快速刷新着,仿佛永远没有镜头的感谢,匠人们的情绪也被安抚了下来,

“给大家知道就知道吧。”

“换个角度想想,咱们的路很好,说明技术没问题,将来会有更多像咱们这路一般质量高的路,给咱们的后代行走,也不亏!”

“最后是后人的不断维护保养,再好的路面长时间不用也会生长野草。”

“就算是秦直道也不例外,之所以知道不长草,是因为秦直道一直在使用,每日有车马行人在上面走动。”

“秦直道在历朝历代都是重要的交通干/道。”

“jun事上如此,经济文化上亦是如此,所以秦直道得到后世王朝的维护和继续使用。”

“才使得道路至今都没有长草。”

“这也很厉害了,多少建筑也是在后来人的养护中消失的。”

“没错,像之前我小时候还能看见的,叫什么来着的现在哪里还有影子。”

质量好就是质量好,凡是经得起时间考量的都非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