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
“监工:吃饭了,我刚才在后山林子里打了一头野诸,今天给你们开开荤。”
“役卒甲:野诸?大人,你要我们干什么你就直说吧,你不说我们这饭也吃不踏实!”
“役卒乙:是啊,大人,您尽管吩咐,现在我们的命都是您的。”
“监工:啊?我不需要你们干什么。
你们就好好吃饭,好好干活,我以后我会尽量给你们改善伙食的。”
“圣人啊真是圣人!”
挨过饿的人最知道饿的滋味如何,尝过肉的人也最知道肉的香味怎样。
感触最深的莫过于两者结合起来的其中一部分徭役了。
那些因获罪被罚的人们,下意识的咂么起了嘴,仿佛口/齿的深处还能泛起丝丝缕缕的香味。
一顿不吃饿的慌,顿顿不吃想的慌。
“当天晚上,”
““大楚兴,陈胜王!””
陈胜:……
“监工:外面是什么声音?”
“役卒甲:呃,可能是狐狸的叫声。”
“役卒乙:不好了,大人,我们在河道里挖出了一尊独眼石人。”
“役卒丙:大人大人,小的在你屋外发现了一条拦路的大白虫/它。”
“监工:大白虫/它?”
“役卒丁:大人,您快看,这鱼的肚子里好像有一张带字的布条。”
“上面写着三个大字“监工王””
““……””
“还有人拿了一件袍子过来。”
“嘿!”
汉朝,高祖时期,
刘邦不满,甚至有点无语到被气笑了。
“这么有创意,不能自己创一个新的?”
怎么净借鉴前辈们的呢?
“借鉴就借鉴吧,还一下子就借鉴1234……一只手都数不过来。”
你家称王称帝的“神迹”,感情还是批发的?
萧何沉稳开口,眉目间一片淡然之色。
“陛下,招式不在鲜,有用就行。”
“哼嗯哼,还不在鲜,人家一招鲜吃遍天,他直接上来好几招。”
““诶诶,你快把袍子拿开,朕可是忠臣。””
“役卒甲:天气转凉了,我们一起为您做了一件保暖的衣裳,您看合不合身?”
“监工(天子版):哎,这这这这。”
““你们可真是害苦了朕呀!””
“综上所述,能力有好有坏。”
“正规的部队可能看不上,但是放在民间嘿嘿……”
“要是再碰上灾荒年间,这简直就是神器!”
明朝,洪武时期,
朱元璋对此深有感触,毕竟他也算是诸多皇帝中唯一真从底层苦出身,一路闯过来的,
“还神器呢,华夏几千年来除了那几个盛世,这一招放在哪个时代都好使。”
只是白粥和榨菜?
开玩笑,要是当年放在到处化缘的他面前,
朱元璋摸了摸下巴,沉思着。
“那估计都没有咱什么事儿了。”
人们常说“苦难是文学的沃土”,他却觉得“苦难是逼人进步的阶梯”。
没办法躺着也是亖,闯闯拼拼也是亖。
可只要有粮食吃得饱,常年在田地里刨食的就不会想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