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来谋士都做不了一把手?】
“为什么?”
“对啊,为什么聪慧无比、智谋无数的谋士做不了一把手?”
不同时空内,观众们的疑问伴随着天幕上标题的出现,也随之浮现了出来。
回观历史,好像真的没有什么类似的事迹,甚至在众人回忆起来,好像也说不出哪家的谋士成功当上了一把手。
“那司马家算吗?”
“……不算不算。”
好的,把某司马家排除在外,大家就没把他排进“谋士”行列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比“谋”更重要的是“断”。】
【你以为的谋士:主公问计于你,你果断给出最佳策略,帮助主公拿下胜利。】
【实际上的谋士:我有上中下三策,下策成功率50%,还有其他可能。
中策成功率70%,但有风险,上策成功率最高,但有全输的可能。】
【主公要从里面选出最佳的策略。】
【多读历史,你会发现谋士易找,一把手难寻。】
“原来是这样的,‘一把手’比‘谋士’难找多了。”
“那是,你看看古往今来一把手的人数多,还是围绕在他们身边的谋士多。”
“此言有理。”
【刘邦的主要班底是沛县人,朱元璋的主要班底是凤阳人,太平天国的主要班底是\/金\/田\/人。】
【一旦有了一把手,谋士便如雨后春笋般冒头。】
【真正稀缺的是君主的决断之才和担当之勇。】
【谋士这样的班底,一个县的人口就能给你配齐。】
【纵观历史上的谋士,可以是jun事家,经\/济\/学家,科\/学家,外\/交家,而一把手永远只能是“政\/治\/家”。】
曹魏,
主公曹操稳坐中帐,左右看了看,
“这谋士的数量,怎么能和‘一把手’比呢?”
身边的许褚皱了皱眉,主公这话说得太拉仇恨了,还没等他开口。
曹操话锋一转,又接上了下半句话,
“这话说得,谋士可以是一个,这‘一把手’要是再出现第二个,还能叫‘一把手’吗?”
此话一出,幽默诙谐的语气瞬间,将原来温度下降至冰点的氛围拉了回来。
“主公所言甚是,一山不能容二虎……”
“除非一公和一母?”
那人话还没说完,曹操下意识接上了,等回过神来,打了个哈哈过去。
“哈哈哈哈哈别在意,别在意,你继续说。”
曹操:报一丝,刚才小号登录了~
【而且谋士都很精明,但凡能把自己定位为谋士的人,就绝不会去趟“一把手”这趟浑水。】
【对一把手还有念想的人,那都不是真谋士。】
【谋事靠谋,庸人靠命。】
【但凡是历史上留名的谋士,哪个不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经纬之才,知进退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