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门内诸神”(1 / 2)

【这位教授,很抱歉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你。】

【一位教授写给自己学生的,关于参加学术交流的日常行为规范。】

【一开头就是“门内诸神,见字如面。”】

“哈哈哈哈哈,‘门内诸神’,这个称呼……”

“这称呼,还真是一听就很了不得的程度呢。”

就是不太正向,好像在往相反的方向撒\/丫\/子狂奔的既视感了。

“一听就很‘完\/da’了!”

【就是为了避免,学生假期到外面参加学术活动丢人,才连夜给学生写的行为规范。】

【结果,真不愧是教授的好学生,】

【导师把你放心上,你把导师挂网上。】

【行为规范的开头就是,“为了维护安定团结,以及为师在圈内的高大形象。”】

【教授还是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写的,参加学术活动日常行为规范。】

【并且还特定请学生们“参加活动时,千万不要当巨婴,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处处麻烦别人。”】

【还有“茶歇会不是饭,不能吃饱,不能吃饱,不能吃饱!”】

【为此强调了三遍,“更不能牛饮咖啡,也不要和知名教授抢最后一块三明治。”】

【“不要在公共场合吹嘘为师的学术成果,为师几斤几两,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

“哈哈哈哈,这个老师还真的挺好玩的!”

很大一部分人为此感到十分的新奇,

之前的视频大多都是学生有意无意,“坑”了导师。

但如果不是天幕的出现,很多人一辈子也很难接触到文学的大佬们。

起初 ,他们对于“大佬”的印象,还停留在笼统的“高山仰止”。

不曾想还有这样的导师,

“这导师还真是幽默风趣,我很喜欢!”

【“公共学术场合不宜按门派‘称兄道弟喊大爷’,要保持批判精神。”】

【“不要让其他同学感觉到,你们是一个小帮派。”】

【“遇到了为师的导师,可去喊声‘师爷’并立马转身离开,莫要多做停留。”】

【“千万不要等到师爷问起你的学术成果,否则师爷会感慨,我究竟教了个什么活宝。”】

“太逗了,这不就和上篇的‘爷爷,这是您孙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嘛。”

“谁说不是呢,这人也太有趣了,”

也有人从这些风趣的话语中,挖掘出了一点别人看不到的另一面,

那些被掩藏在“搞笑”和“好玩”之后的优点。

“人贵在自知,这位老师不仅对自己的水平清楚,还明白自己学生的水平哈哈哈哈。”

“而且最难能可贵的就是,相比‘不懂还装’之下,这种自谦更难得。”

【“若遇到有人攻击为师的学术,万勿与之辩论,为师担心你一开口,我的学术就更上不得台面了。”】

【“若听到有人攻击为师的人品。能打得过则打之,打不过则骂之,

骂不过打电话给为师,为师去了直接三个号码。”】

【更绝的是,还指导学生如何交朋友,“不要只给一位女生无事献殷勤。”】

【“上网查询对方论文,文若靠谱,人一般都比较靠谱,

若对方盘问你的学术情况,可先用缓兵之计,拖一拖,待为师给你开具学术能力证明后,再从长计议。”】

【最重要的一条是,“万一闯出祸来,只要不把为师说出来就行了。”】

【难怪,他要参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制定。】

【那出来的这群学生,是有点大聪明在身上的。】

【字里行间,全是导师对徒弟们的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