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没文化那是真可怕(1 / 2)

【杨度,华夏的最后一位纵横家。】

【为达目的,合纵连横。】

【最牛的是,变革之路艰难,他走的每一条路都能活着出来。】

【说明他追求的,都是正义,永远都站在正义一边。】

【正义的伤亡率高呀。】

【这个跟正义不正义,其实关系不大,

主要是他的运气跟胆魄,还有脑子。】

“这人还真是大英雄!”

“能为天下,还有大家着想的,可不就是英雄嘛。”

【杨度就像一个医术不高超的医生,但是他愿意尝尽百草救人。】

【可不是,他走的每一条路都是当时最合适的路。】

【你查查,他加入的都是创业最艰难的时候,

属于一点福没享受,一点苦没少吃,真的是想救国。】

【他要是多活几年,就能看见新中华成立,也能得到安慰。】

【31年去世,新中华49年成立,他得再活18年。】

【也有可能,那时候他正好十八岁。】

【他9.17去世,第二天9.18事变。】

【不可惜,如果人能转头再来的话,刚好他风华正茂,18岁看到新中华。】

【这次,便是新时代的新青年了,充满希望,阳光向上的存在。】

评论区的期盼,也在间接地牵动着杨度的情绪,

他不禁顺着这些温暖人心的构想,设想未来,

“若是真的,那该有多好啊。”

在全新的时代,能够看见那个在他原本觉得遥不可及的盛世,

不必担心战火,也不用担心温饱。

还能实现他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期盼,

“人人都有书读,人人都能有饱饭吃。”

若是他也能够到达......

杨度没有发现,此时的嘴角上扬着的弧度,和在嘴角的微笑。

【真的很神奇,华夏几千年历史,这样的人物一个巴掌能数的过来,

偏偏每个都是正直又忠国,越去了解越为这样的人物感到心颤。】

【几千年呢,这么多人呢,一个巴掌数不过来,

我中华有的志之士从来不在少数。】

【他不可能是贪生怕亖之辈,贪生怕亖之辈不可能反复加入那么多派别。】

【他的每一次改换阵营,几乎都是选在这个阵营最艰难的时期,

这是真正的寻求真理者。】

【而且每一次,都是当时最有望救国的路线。】

【杨度一点也不复杂,他一生唯一的信念就是让中华强大起来。】

【杨度的一生轰轰烈烈,真的好适合拍一部人物传记。】

【杨度,值得青史留名的人物。】

大唐,

这话李治狠狠地赞同。

有的时候,他真的好蛮想逃避一下理智。

“此人大才。”

身为皇帝,天下之主。

古往今来,华夏历史上,哪次的变革不是流血又流汗的。

不然怎么叫“革.命”呢。

新旧两派在巨大的利益冲突下,那可是比之亖敌还要不如。

可杨度却能在,这个好几派中游走,还能苟住自己的小命。

“又忠心,又有头脑,这样的人才还真是不可多得啊。”

李治感慨,李治想要,李治得不到。

【太佩服了,救国就应该不停地找突破口,

不断的尝试探索,实践出真理。】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魅力,每当民族危难之际,

总有那么一批人舍生忘亖,用自己的一切去拯救这个国家这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