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北周武帝成功统一了全国,
也许如今中华民族就不是56个而是57个了 。】
【北周主张的民族大融合,就是要鲜卑融入汉。】
【与其说历史选择了鲜卑,倒不如说鲜卑选择了融入了历史。】
【鲜卑等各个少数民族,都不过是历史的烟尘,
只有汉族才是历史的主体洪流,烟尘都会被洪流所淹没。】
【拓跋宏(元宏)可谓是伟大的君主,
在那个年代是顶着多大的压力做了决定,真的太有魄力了。】
【冯太后,辅佐两代帝王,
绝对是可以和武则天、萧太后齐名的女人。】
北魏,
冯太后本人眼中含着笑意,视线望向仍是少年的拓跋宏,
“宏儿,既知结果,咱们可要更加努力了。”
“是,祖母,我们一起努力!”
年少的拓跋宏在内心中,更加坚定他的志向。
【冯太后是献文帝拓跋弘的母亲,是孝文帝拓跋宏的祖母。
献文帝和孝文帝父子二人,用的是同一个音的名,
这在历史上也是少有。】
【改革太激进的结果就是,
拓跋宏亖了以后,马上失去支持无法继续,
北魏迅速衰败,东西魏基本也就是傀儡,便宜了最后的杨坚。】
【政权虽然倒了,但在历史宏观看,民族的融合是大一统了。】
【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
这一章节,在初中历史课本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关陇集团前身,隋唐有一半是鲜卑的。】
【这哥们是最高明的,其他民族都是一时入主最终消逝,
而汉族一直是这片土地的主人,要想鲜卑不灭就得融合。】
【从此鲜卑就是汉,汉就是鲜卑。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永远分不开了。】
【鲜卑主体尽入汉,两族融于一体,至此荣辱与共不分彼此,
在史书上为真正的民族融合树立典范,
鲜卑入汉,为汉文明注入强大的生命力,
建立了古代华夏历史最为璀璨的文明。】
【我管你,在南北朝时期是什么天才人物,
能在历史书上的人,只有我孝文帝一人而已。】
“哈哈哈哈哈,会云多云!”
拓跋宏摸了摸脸上的红晕,
“后世的人,真是真是的,”
太会夸夸了。
【宇文鲜卑是匈奴人,拓拔鲜卑在山西,
慕容鲜卑、段氏鲜卑、东胡在东北一带。
除了土族、锡伯族,鲜卑后裔融合最多的是蒙古、女真。】
【后来引发的六镇起义、河阴之变、分裂成东魏西魏、北周北齐的纷争,
都是民族融合的铁血代价。】
【北魏是我最不讨厌的少数民族政权,
这才是真正的民族融合,哪像满清?
搞个满城,最后亖了,还要说对民族融合做出了卓越贡献。】
【这个改革难度太大,
太子反对迁都,元宏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
【伟大的文明,冯太后和北魏孝文帝,
华夏从此由民族血统认同迈向了文化属性、思想意识认同,
在我看来,这是文明程度的质变。】
【大胆设想一下,如果元宏再活个40年,
后边会怎样,征服南朝天下一统,
没有北魏分裂,没有杨坚篡周建立大隋,没有隋炀帝,也就没有大唐,
是好还是坏呢?】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任何一种历史走势就像川流不息的河水,
不从这条渠流就从那条沟淌,最终都还是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