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一人上前两步,极为贴心的开口提醒,
“皇上,这天幕……”
话都还没出口,就被赵匡胤随手一挥,叫人拖了下去。
赵匡胤:哼,最讨厌抒发感情的时候,有人来打扰。
那可怜人身边的俩人,不禁摇了摇头,两眼对视,里面满满的感慨和幸灾乐祸。
“这位老兄想要奉承,也得奉承到位。”
“还没见过哪个拍马屁,拍到马腿上的。”
赵匡胤好容易平复了心情,继续看了下去。
【当时,由于后周皇帝尚年少,一时间民心骚动、将士不安,政权很不稳定。
赵匡胤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离开汴京,北行二十里来到陈桥驿。
忽然,军中有人说天上又出现了一个太阳,该更换天子了。】
【将士们也都商量说:“如今皇帝幼弱,我们死命破敌,恐怕也无人知道。
不如顺应天命,拥立点检做天子,然后再北进抗敌。”
于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归德军掌书记赵普,
就把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
大秦,
秦始皇背着手,一个大大的问号缓缓从他的脑袋升起。
“……?不是,这就成了?”
就这么简单?
“看着没有什么难度嘛。”
秦始皇默默将自己的称帝之路放在一起,自觉很难与之相提并论。
“朕的路上,满是风霜啊。”
李斯拱手,赵高被处置了,他的活也要有人做。
就比如……
面前的,不让陛下的话掉地上。
“陛下英明神武,上天……”
一大堆令秦始皇眉开眼笑的话,信口而来。
李斯:在这方面我是专业的,且有丰富经验。
【黄袍是只有华夏皇帝才能穿的服饰。
军中将领一致向赵匡胤高呼“万岁”,拥立他为皇。
赵匡胤骑在马上,高声问道:“你们立我为天子,肯听我的号令吗?”
诸将下马跪地,齐声道:“唯命是从!”】
【然后,赵匡胤宣布了不杀周恭帝、皇太后,不侵凌朝贵,不掠夺商贾、百姓等纪律,
先派使者回汴京向大臣们说明情况,随之整军回京,一路秋毫无犯。
京城里的文武百官得知这消息,人人自危。
丞相范质和王溥更后悔自己错荐了人。】
【那些准备抵御的武将,也被支持赵匡胤的将领杀死了;
因为赵匡胤带禁军出京后,京城里实际上已没有多少兵力可调遣的了。
赵匡胤回到京城自己原来的官署,脱去黄袍。
这时,他手下的将士把范质、王溥等大臣带来了。
赵匡胤哭着对他们诉说了三军将士逼迫他做天子的经过,询问大臣们如何是好。】
【在赵匡胤假装痛哭的时候,站在大臣们身旁的一个将领按剑道:
“不管怎么说,今天必须有个真正的天子,不能让一个娃娃呼来唤去!
”那些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个主意,谁也不敢说话。
这时,王溥和范质早就跪下,三拜九叩,称赵匡胤为天子了。
赵匡胤即位后,真的没杀周恭帝,封他为郑王;改称皇太后为周太后。】
【宋太祖:给自己点个赞。黄袍加身,古未有之。】
【大秦秦始皇:谁在说话?】
【大唐唐太宗:谁在说话?】
【大明明太祖:谁在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