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的惊喜,臣怎么会晓得?”
“你不是断案如神吗?
神探大人。”
回应他的是皇帝带着笑意的调侃。
谈笑间,奖励来了。
武则天收到的礼物与明朝和秦朝的礼物一样,
天幕难得的一碗水端平了。
“良种好啊,不管是什么种子,朕都喜欢。”
【站在你面前的是明朝第6位皇帝,
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明仁宗朱高炽的孙子。
他一人便拥有双年号,以一己之力便将父辈们所打造的大明盛世带向深渊。
他就是叫门天子——朱祁镇。】
大明,
好不容易才消停一会儿的朱祁镇,抬头看向天幕。
微微上涌的醉意瞬间被冷风吹醒,
听到天幕熟悉的名字,眼前发黑,身体僵硬,直直向身后的位置上倒去。
顿了顿,仰头向天的方向发出触及灵魂的呐喊。
“不是吧,还来?!”
【朱祁镇,明朝的第六位和第八任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
生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
他出生的时候,明朝正处在国力巅峰时期,
他的祖父成祖、父亲宣宗经过数十年的治理,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
朱祁镇在宣德十年(1435年)正式即位,年号正统。】
【在朱祁镇即位初期,由于年纪尚幼,国事主要由太皇太后张氏和三杨内阁处理。
三杨内阁指的是杨士奇、杨荣和杨溥这三位老臣,
他们辅助年幼的皇帝,使得国家政务得以平稳过渡。】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朱祁镇开始宠信太监王振,导致宦官专权的局面逐渐形成。
王振利用皇帝的信任,大肆贪污索贿,引起了朝政的混乱。】
与其有同样心情的,还有他未曾谋面的太爷朱元璋。
清晨刚起床,正用着早膳。
抬眼一看就是这么个气人玩意儿。
朱元璋两眼一黑。
“怎么又是这个小tu崽子?!”
朱元璋:我看不到一点明朝的未来。
【正统十四年(1449年),朱祁镇听信王振之言,亲自率领大军征讨蒙古的瓦刺部,
结果在土木堡之战中遭遇惨败,自己也被俘虏。
这一事件对明朝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国耻,也使得朱祁镇的形象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在朱祁镇被俘期间,明朝内部发生了权斗争,
孙太后和于谦等人支持邸王朱祁钰即位,
最终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稳定了国内局势。】
大明永乐时期,
朱瞻基这个大明好圣孙破天荒地又挨嘴了。
“看你的好儿子!又上榜了!”
又要给大明朝丢人了。
好不容易强行被丢在角落里的记忆,被重新唤醒,
朱棣的脸色委实不好。
【景泰八年(1457年),朱祁镇在茱祁钰病重之际,
发动夺门之变,成功夺回皇位,这次政变也被称为“夺门之变”。】
【复位后,朱祁镇采取了一些措施,如追复胡善祥为皇后,废除宫妃殉葬制度等,
但也听信谗言,错信奸臣,导致一些忠良功臣受到迫害,国力也因此受到损伤。】
【天顺八年(1464年),朱祁镇病逝,享年37岁。
他的庙号定为英宗,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葬于明十三陵的裕陵。】
【朱祁镇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他既是一个年幼继位的皇帝,
也是一个战俘,最后又重新夺回了皇位。
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明朝晚期政治和历史的一些特点,
既有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有对外战争的胜败,以及宦官专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