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请我等喝茶呀。”
【毕昇发现:很多字在文章中经常出现,要是刻一次就能反复使用那就好了。
如果刻出的字可以任意拆开,再自由组合,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说干就干,毕昇立即动手,把整块整块的木板弄成一块块半寸见方的小木块儿。
然后,找出3000个常用的字,试着刻在小木块儿上。
毕昇拿着木活字走进书坊,请大家帮助他试验一下木活字。】
【雕刻工人们按毕昇的要求,用松脂、蜡和纸灰敷在铁板上,
填进木活字,再放在火上烤。
但是,这样连印几张后,字迹就变得模糊不清了。】
【有人劝毕昇说:“算了吧,老祖宗用了这么多年,你为什么要改呢?
我看,你是改不成的……·”】
【可毕昇并没有因此而动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决心。
经过了无数次的试验,毕昇终于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比欧洲的金属活字印刷术要早400年呢!】
大秦,始皇刚捧着墨家献上来,新鲜出炉的纸张。
“既然有了新的纸张,也要配上上好的印刷术。
这件事还需要你多费心。”
墨家巨子正等着奖赏,眼看又有活干,肉眼可见地萎靡起来。
“陛下……可否容臣回去研究研究?”
始皇帝点了点头,余光扫到一旁端方有礼的扶苏。
“这些日子,你们劳累了。”
又是选场地,又是造工具,又是造纸张的。
确实累呀。
墨家领袖巨子为自己和弟子们捏了把辛酸泪。
“印刷术一事让扶苏跟进吧,有什么事交给他。”
是时候也要锻炼一下扶苏了。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
每印一种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
【北宋刻字工人毕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质细且带有粘性的胶泥,
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
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
然后按文章内容,将字依顺序排好,放在一个个铁框上做成印版,
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
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再用。】
大秦,
扶苏和墨家一起合作,效率超出预期的高效。
不仅如此,在摸索过程中,无师自通地更改了几个步骤,使得制造纸张的效率大大提高。
扶苏在朝会上汇报,始皇帝对此很满意。
“做的不错。”
扶苏踏实肯干,又有耐心,他就知道此事交给扶苏没错。
表扬的话,听的扶苏整个身体暖洋洋的。
唐朝,
李世民吩咐下去的印刷术也有了结果。
看着面前成册的书籍,他对此很满意,
“观音婢,有了这些书籍,我大唐就有更多的人能读书,
有了更多的学子,也会有更多的人才为朕效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