愣是耐着性子在这边钓到五点钟,才收拾东西骑着自行车回家。
“娘,你终于回来了,你再不回来,我们都要去找你了。”
刘苗苗看向他们父子几个,“鱼口太好了,就多钓了一会儿,你们看看,我钓了多少鱼回来?”
当父子三个看到桶里面奇奇怪怪的鱼,都愣了一下。
特别是叶琛,看到不少鱼,就是渔船出海,都捞不到的。
“赶紧养起来。”
这么多海鱼,这可是拿出来的五分之一。
还有不少海鱼在空间里养着。
晚上当然是清蒸了一条大黄鱼,这个大黄鱼,刘苗苗早就眼馋了。、
野生的少之又少,而且价格还特别贵。
虽然这一条大黄鱼,也才两斤左右,可也不小了。
“娘,这个鱼好吃。”
叶琛多少知道一点 这些海鲜的价格。
这鱼味道的确好吃,但是价格不便宜。
“那是你自制的雨伞。”
刘苗苗点点头,没有想到他一眼就看出来了。
这人不会认为她在浪费布吧?
自制这么大一把雨伞,的确费了不少布料,扯的油布,可是用的双层的,这样能抵抗一些阳光,让她不容易晒黑。
“这两天, 你就不要去海边了,家里这些鱼先吃完再说?”
“我想要做一些海鱼干。”
海鱼干?
叶琛不会做,刘苗苗也不会做。
但是叶琛知道谁会做。
直接在吃了晚饭,就提着一条鱼去那个人家里了。
“叶团长,你怎么来了?”
叶琛带着刘苗苗来到食堂炊事班的班长的家里,他媳妇是本地人。
“你好,我是来问问如何做海鱼干。”
海鱼干?
班长一顿,还以为是什么事情呢?
原来是来问他如何做海鱼干?
他不但教了怎么做海鱼干,甚至还教了刘苗苗怎么做一些干海鲜。
“多谢, 多谢。”
这一到家,两口子就开始忙活起来,还不是怕海鱼死了,这天气热,放不了多久,就容易臭了,如果臭了,就浪费了。
两个小的也来帮忙。
海鱼的鱼鳞没有多少,也就杀海鱼费劲一些。
“这一身鱼腥味。”
叶琛却凑上来闻闻,“没有,你很香。”
这男人越来越会说好听的话了。
知道怎么弄晒干海鲜了,如何晒海鱼了,这家里经常飘出一个海腥味道。
刘苗苗也无奈呀。
另一边。
张姐夫收到包裹的时候愣了一下,一看上面地址不对,但是却有他的名字。
这不算,还有两个包裹,也就说有一个人给他们三家邮寄了包裹。
张姐夫第一时间想到就是刘苗苗。
上一次苗苗从京市邮寄回来的包裹。
这一次怎么是广省那边?
难道大舅子调去那边了?
总不能苗苗带着孩子去那边玩了?
可两个孩子不是要读书吗?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疑惑归疑惑,还是把三份包裹先归拢,“整理一下云山大队还有刘家大队那边的信,我等一下去送。”